首頁 江山風雨之國士無雙

第112章 離開浮梁前往徽州

“先生,下一站是哪裏?”小幽問道。

“順著這條‘昌江’河道走,不足百裏有個‘峙灘’,那裏就是餘福將軍的墓地,正好順路去憑吊。”荊竺道,“離峙灘四十裏有個造船廠,當初太祖就是在那裏督造了戰船,用於‘鄱陽湖大戰’。”

“為何會在那裏造船?”不光是昆侖疑惑不解,小幽也是一樣納悶。

“上馬慢慢說。”

三人上馬後,荊竺接著道,“當年,陳友諒有六十萬大軍,而太祖隻有二十萬,為了隱蔽,便找到了這裏造船,剛才不是還說過‘大聖寶塔’嘛!”

“看我!把這個忘了。”昆侖敲了敲腦袋。

“一年之中竟然打造了七百多條小船,俗話說,船小好調頭。”荊竺道,“太祖效仿赤壁之戰采用火攻,最終打敗了陳友諒,那一戰打了三十六天,鮮血染紅了湖水。”

“鄱陽湖大戰的首功當屬鄂國公常遇春了。”昆侖說道,“他一生未曾打過敗仗,可惜壯年病逝。”

“對了,鄂國公的母親就安葬在浮梁縣,離縣城的東南角六七十裏。”荊竺說道,“可惜這次不順路。”

“會有機會的。”昆侖說道,“前麵有個石碑,是‘峙灘’!”

三人下馬緩行,在餘福將軍墓前祭奠,離開峙灘就是‘傳芳裏’,四十裏行程轉瞬即至。

小幽看著一塊石碑說道,“先生!這裏是太祖賜名的。”

“是的,這裏以前叫做‘船坊裏’,太祖定都南京後,親筆賜名‘傳芳裏’。”荊竺說道。

“傳芳裏,這名字蠻好聽的。”昆侖說道,“這裏的水道雖比不上長江,卻很平穩,我們找條船吧!”

“好,我們從這裏走水路到祁門,一百五十裏,上岸後快馬加鞭趕到徽州城歇息。”荊竺道,“最好是個送貨的船隻。”

送貨的意思就是隻有船家而沒有貨主,便於船上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