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在大秦寫日記,始皇破防了

第66章 大興教育

聽到乘風說要大興教育後,扶蘇和李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誠然,他們也認為教育是立國之根本。

可若要大興教育,則需動用國庫大量資金,更何況,大興教育豈不是要更改字體?

哪樣不是勞民傷財的大工程?

以他們現在的實力真的承擔得起嗎?

“二點,雖然你所說言之有理。”

“可大興教育未免太勞民傷財,並且讓所有人一起學習,豈不是都得用簡體字?這不是難上加難,要不,先讓達官顯貴學習。”

想到這,扶蘇一本正經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殿下所言有理,若是大秦子民都來學習簡體字,豈不是會廢了農耕時節,屆時我大秦又哪來的餘糧,邊境又何人能鎮守?”

李斯順著扶蘇的意思將問題拋向了乘風。

“非也非也!國之受教者,豈能有教無類,眾之受教者,又豈能分貧富貴賤。”

“倘若隻要達官顯貴學習,百姓又豈能有安寧之日,大興教育,自然是要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如此,我大秦方可興!”

乘風照訪孔夫子的語氣,大肆發表了一番見解。

“那照二弟的意思,簡體字是非推行不可了,若是邊境來犯又如何?”

扶蘇依舊不解乘風為什麽在推行簡體字這件事上如此執著?

要知道,要那些上了年紀的百姓來學習簡體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比要他們上交百倍千倍賦稅還要困難。

“至於穀物之餘糧,邊境之要塞的問題,不可分情況而論嗎?”

“種植糧草者,守護邊疆者,閑暇之餘學習便可,隻要頒布法令,學會簡體字和減稅收一半,他們又豈會不學?”

“六歲以下兒童,皆可習以簡體字。”

“而四十五歲青壯年,可讓其在小篆的基礎上緩緩徐之,實在不然,學會者,賦稅減半一年,我就不信他們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