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部最近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調研,發現了許多因社會形態變化與舊法衝突帶來的社會問題。”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
他首先提到的就是農民合作社的問題。大隋的法律並未詳細規定合作社的運營方式,比如勞動力的分配、財產權的歸屬、合作社的責任等問題。因此,當農民們自發組成合作社進行生產時,卻在分配成果、決定責任等問題上產生了困擾,甚至引發了矛盾和衝突。
他舉了一個實例,就是郝大山的合作社。“郝大山的合作社在生產中,因為沒有明確的勞動權規定,導致成員間出現了矛盾。比如,誰的勞動更值錢,應該獲得更多的收益?如果有人懈怠,他是否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這些問題在舊的法律中都找不到明確的規定。”
部長接著繼續他的報告:“再比如,最近自行車作為新的出行方式,在民眾中流行起來,大量的自行車出現在街頭巷尾,也導致了大量的交通事故。這也暴露出我們在交通法規方麵的不完備。”
他繼續解釋:“現有的法律並未對自行車行駛的路線,自行車與行人、馬車的優先級等問題作出明確的規定。這導致在街頭巷尾,自行車、行人、馬車相互之間常常發生衝突。尤其是自行車與馬車之間的事故,更是屢見不鮮。”
他看向楊廣:“陛下,以上就是我部的初步調研報告。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我們的法律也需要跟上社會的步伐,對新出現的社會形態和問題,我們的法律應該做出相應的反應和調整。否則,我們的法律製度就會成為社會進步的阻礙,甚至可能引發更多的社會矛盾。”
楊廣沉思之中,葉秋的小院裏正在授課。
課堂的氣氛很專注,葉秋聽不到任何多餘的聲音。所有的學生都靜靜地聽著他的講解,就像他們正在聆聽一場關於未來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