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早朝,趙光義端坐龍椅,總管大太監王繼恩尖著嗓子喊:“有本啟奏,無本卷簾退朝。”
這時,宰相呂端向前一步,跪倒在地:“啟奏萬歲,臣有本要奏。”
“愛卿快快免禮平身,有何事要說啊?”趙光義說道。
呂端並沒有起來,他身體肥胖,好不容易才跪下的,怎能說起來就起來呢?
“皇上,楚王殿下以帶病之軀遠赴琉球,此去必是九死一生,吾皇仁德,對百姓尚且寬厚,何況是皇子。懇請皇上召回楚王,在京處罰便可。”
趙光義不悅,沉聲道:“呂愛卿休要再提此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本來應該殺了他給那些死在大火裏的下人們一個交代,也給天下黎民一個交代。是你們一再上表請願,朕才免過他的死罪。”
“皇上,臣有話要說。”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大臣上前一步,高聲說道,原來是副宰相寇準。
寇準年輕氣盛,性格剛直,恃才傲物,連趙光義看見他都頭疼。據史料記載,曾經又一次寇準與趙光義當朝吵了起來,吵得不可開交,皇上自恃身份,一拂袖子起來就走,你這個杠精,老子不和你說了(大概就是這意思)。誰知寇準竟然衝了上去,憑借自己年輕力壯,黑帶八段的身手,一把揪住趙光義的衣服,將他按在龍椅上。
不把話說清楚,今天誰也別想走。
宋代有個好傳統,就是皇帝不殺大臣。南北宋400年,除了嶽飛,再沒有一個大臣是被皇帝處死的。若是換在其他朝代,以寇準的情商,第一集就該被杖斃了。
“寇準,你也要說這事?”趙光義問道。
“皇上,楚王燒了王府的確有罪,按律當斬。但他當時正發著瘋病,身體不由自己控製,並不是成心而為,所以皇上不能這樣治罪。”
“那依你說朕該怎麽治他的罪?”趙光義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