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司徒孔光等三公大臣,憂國憂民,一向清楚劉欣的身體狀況,渴望為皇帝分憂,希望盡心盡力地恪盡職守,輔佐皇帝完成中興漢室偉業,青史留名。
無奈,年紀輕輕的劉欣,早就對外戚重臣專權很不滿意,欲重振君威,恢複皇帝的威權,對三公的好意和盡心的輔佐,並不領情。
而從小時候開始,劉欣就一直先天不足,身體孱弱,一直病懨懨的,所以,劉欣的擔心和憂慮也很多很多,不敢放手讓大臣去辦事。
大臣們見皇帝猜忌,也樂得得過且過,不肯竭盡忠誠,為朝廷辦事。
近些日子以來,劉欣操心、憂心的國家大事越來越多。而劉欣的抱病的身體,卻一直未能夠痊愈。加之宿疾纏身的病痛折磨,加之繁雜多事的國事的糾纏,劉欣心中的憂慮與煩惱越發加劇。
朝廷又沒有強有力而且知心的大臣輔佐,協助處理重要國事,劉欣常常感到萎靡不振,精力不濟,處理國事也顯得越發艱難。
見國事難以應付,常常疲於奔命,於是,劉欣也開始仿效漢成帝等前朝君王,重用自己的外戚和寵臣,協助處理國家大事。
然而,有了親近大臣的輔佐,國家大事的處理,也依然很不順利,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劉欣見此,更加憂鬱不安,茫然無措。
2
當初,漢朝廷大臣,群情激奮,強烈建議皇帝,好好審理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斷絕皇嗣、禍亂宮廷的這一件舊案。
那時,劉欣一度十分緊張煩惱,他憂心忡忡,杯弓蛇影,擔憂大臣們借機生事。
好在這一件陳年舊案,終於得以順利解決,並沒有掀起軒然大波,劉欣才稍稍舒心。
不想,這件棘手的陳年舊案剛剛處理完畢,大漢朝廷又出現了新的麻煩事。
見到這些煩心事,年青的皇帝劉欣,又生新憂,更加不得安寧,身體也一直沒有多少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