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蜀漢建興十三年、曹魏青龍三年(公元235年)開始,為了擺脫曾祖父「諸葛亮」帶給他的影響,亦為了自身的發展,他諸葛懷亮深吸一口氣,不得不小心籌謀,領兵親赴戰場,先仍以曾祖父「諸葛亮」的身份,接手魏延所率領的蜀兵們,後與魏延連手,幾番地擊退魏兵,直把戰役時間拖成了兩年!
五年之後,蜀國成都城傳來兩則消息:一則是蜀國丞相「諸葛亮」鞠躬盡瘁,病死於前線鹹陽城;二則蜀軍正處於水深火熱、生死危亡之際,一位名叫諸葛懷亮的年輕軍師自稱是丞相諸葛亮的後繼者,投奔蜀軍,並替蜀軍獻策,成功地擊退了魏軍……
之後,魏軍仍不死心,又卷土重來數次,卻均沒有攻下鹹陽城——哪怕攻下了鹹陽城,魏軍想要再進擊陳倉城,卻是遭受了重大打擊!
是以,蜀兵也以陳倉城為據點,憑借靈活的行動力,成功地遏製魏軍的勢頭,讓魏軍進退兩難……此番征戰,雙方又持續了三年,直至魏帝曹睿死於洛陽城!
魏帝曹睿年僅三十七歲便駕崩,僅比史書記載的時間要多一年。
正值魏國動**之際,魏軍自是沒了進攻蜀國的心思。
於是乎,魏軍決定轍軍。
而他諸葛懷亮和魏延等蜀將們,卻不慣著:乘勝追擊地,蜀兵追殺魏兵,差點全殲了對方——打這以後,魏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地攻打蜀國了!
至此,蜀、魏、吳這三個國家終於迎來短暫的和平時期。
三方不起戰事有二十餘年。
而這二十餘年裏,他先以諸葛懷亮的身份凱旋歸蜀,重返成都城後,被蜀帝親自地迎來,再被正式地任命為丞相——
而黃氏,他的曾祖母黃月英,聽到夫君「諸葛亮」終是撒手人寰,本想殉情,也隨夫君而去,但被他勸阻下來——他親自地拜見黃氏,假言恩師「諸葛亮」之名,誠懇地請求黃氏不要丟下諸葛瞻,諸葛瞻還小……費了幾番唇舌,黃氏總算起了一絲存活之念,但也隻是打算照顧到諸葛瞻及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