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蜀國辦學院,招學子一事真的推行成功了,豈不是吸納了人才,天下人才都歸蜀國所有了?——那對魏國、對吳國而言,不成了一種損失嗎?
魏國,洛陽宮。
早朝的時候,曹睿一改平時的冷靜,變得異常焦躁——蓋因曹睿生平第一次敗北,敗北蜀國,以致曹睿對蜀國的一切情報都十個敏感!環顧一圈魏臣們,曹睿道:
“諸位,蜀國建設學院,爾等持何看法?”
眾魏臣們暗地交換一下彼此的目光,皆都沒有回答。
看法,看法,能有甚麽看法?——魏國不同於蜀國:魏國擁有「九品正中製」,難道就比蜀國差了?!所謂「九品正中製」,乃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各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魏國任職,且德名俱高者……
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職務名稱。
大、小中正產生後,由魏國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後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吏員的升遷與罷黜。
吧啦吧啦,總之「九品正中製」承襲「察舉製」,既是延續,也是發展,可謂解決了選拔吏員們無標準的問題,使吏治一時間澄清……順便地,還緩解了以魏帝為首的魏國機製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促成魏國上下連成一心——
難道,這比蜀國建設甚麽學院,要遜色嗎?
眾魏臣們有心想勸魏帝勿要著急,但當想起最近,魏帝隻要一聽到有關蜀國的消息,尤其是魏帝得知派去蜀國成都城的細作們被連根拔起後,立即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說話不過腦子,計策怎麽荒唐怎麽來,直令眾魏臣們哭笑不得!就仿佛……就仿佛魏帝非要拿魏國與蜀國拚個高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