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麟分別後,楊易帶著保鏢四處閑逛。
“這是去哪裏?”胡地見楊易沒有按“老路線”走,有些詫異。
“沒事轉轉,尋找發家致富的機會!”
“現在非常時期,你可不能亂走,碰見番子怎麽辦?”
“你們兩個是擺設嗎!連東廠都擺不平,你們還做什麽錦衣衛,不如回家種地得了。”楊易東看看,西瞅瞅,“難不成為了幫你們辦差,我連門都不能出了。”
胡地和衛子良一時氣結,無奈的跟在楊易後麵。
城東有個集市,是作為外來商人販賣貨物的場所,以前很熱鬧的,南來北往的商人都在這裏落腳,自從被金人洗劫過後,繁華不再。隻有少量的商人來這裏做生意。
楊易來到這個集市,隻看見十幾個商販在裏麵擺攤,其中有幾個服飾明顯不像漢族服飾。
“這是蒙古人吧?朝廷不是禁止與蒙古人、女真人互市的麽!”楊易從他們的服飾上看出明顯的蒙古風格。
“這種事怎麽可能完全杜絕呢,長城外麵原本是朵顏三衛的地盤,當年就是咱大明的,隻是最近這十來年才被女真韃子打服了。永平本來靠近邊關,長城兩邊的人很多以前都是親戚朋友,來來往往的很正常。隻是女真崛起,來往才逐漸少了”胡地說道。
衛子良補充道,“咱們大明邊軍很多士兵、將領都是蒙古人呢,當年在京師城下對抗皇太極戰死的滿桂就是蒙古人,還追封了兵部尚書。其實朝廷隻是禁止了同東虜互市,同蒙古部落的少量生意往來,睜隻眼閉隻眼。隻要不涉及軍械就行,畢竟咱們也需要他們的馬匹。”
該打打,該做生意就做。就那麽回事,楊易腹誹。
市場比較蕭條,就是街邊露天的小空地,有幾個蒙古族打扮的漢子,在地上擺著些皮毛貨。蒙古人放牧是一把好手,養的牛羊成群。但耕種和手藝遠遠不行。鐵器,鹽巴,茶葉,糧食,陶瓷等等生活用品必須到漢人的地界購買。所以底層牧民過得也窮困潦倒,他們總不能把牛羊拉到千裏外的中原來賣吧。這個年代又沒有很好的保鮮技術,成群的牛羊並不能給他們換來多少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