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的故事與第十五回銜接。“一日正是賈政生日”,各古本上這句的差異隻是有的“生日”前多個“的”字。書裏許多人物的生日都寫明是幾月幾日。賈寶玉的生日雖然沒有明寫,但通過暗寫也逗漏出是四月二十六日。既寫賈政生日排宴,何必不把日子寫出來呢?為什麽使用了“一日”這樣含混的寫法呢?在分析上三回的時候,我已經點出,這段用“假語”深藏的“真事”,大背景就是雍正暴亡、弘曆匆忙登基,時間正是雍正十三年的八月。弘曆登基以後,立刻推行了“親親睦族”的懷柔政策。於是,就在這個時間段上,大約是九、十月深秋,接續發生了一係列情況。
賈元春的原型向書裏“當今”(皇帝)原型弘曆告發了秦可卿原型的真實出身。皇帝答應賈元春原型的請求,不去責罰賈府原型曹家,隻嚴厲下令讓秦可卿原型自裁。這裏要稍微多說幾句。清朝皇族家庭無論生男生女,都應到一個叫宗人府的專門機構去登記,並被記載入冊。隱匿不報是犯罪。如果廢太子在二次被廢的混亂中將一個女兒偷運出宮並藏匿在一直交好的內務府官員家庭裏,被告發出來後一定不能赦免——死一儆百,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同時也為保持皇家血統的純潔性。但這樣的事情不能讓社會上一般人知道,因為有損皇家的臉麵。因此,一方麵嚴命那女子自裁,一方麵允許被寬免的相關官員家庭若無其事地大辦喪事,遮人耳目,是非常必要的。皇帝甚至派出宮裏大太監親與上祭,這樣就更能阻止對皇家不利的“謠言”流傳。至於參與祭奠的某些皇親國戚,如北靜王原型等,就算他們對真相心知肚明,也不會聲張出來,並且心裏還會暗暗讚歎新皇帝的政治智慧。有的批評者對我揭秘秦可卿原型真實出身的研究的質疑是:你拿出當年宗人府的檔案資料來呀,能查到廢太子生過那麽一個女兒嗎?這問題提得很怪,我立論的前提是廢太子在被二次廢黜前,故意不把這女兒讓宗人府知道,將她藏匿到皇族外的家庭,為的是避免從小就一起被囚禁,既然前提如此,怎麽能在宗人府的檔案裏查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