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我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演講、看過我的兩本《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的人士,會注意到我在表述自己的觀點時,一再提到“古本《紅樓夢》”,以提醒觀眾,我的研究,用的是“古本”而不是“通行本”。不斷有人通過各種方式,直接、間接地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
——什麽是古本《紅樓夢》?為什麽應該讀古本《紅樓夢》?
——什麽是“通行本”《紅樓夢》?為什麽說“通行本”有問題?
——既然應該讀古本《紅樓夢》,那麽你能推薦一種好的版本嗎?
這幾個問題問得好。我在下麵將詳細回答這三個問題。
《紅樓夢》究竟是誰寫的?經過紅學一百多年的發展,現在大多數人形成了共識:是曹雪芹寫的。遺憾的是,直到現在,我們也沒能找到他遺留下的親筆手稿。曹雪芹去世前,他的書稿沒有公開出版過,而隻是以手抄的形式,從一本變成兩本或更多本,在小範圍內流傳。這些手抄本,筆跡當然就已經不是他自己的了。最初,可能是跟他關係最密切的親友來抄寫,後來,輾轉傳抄,就更鬧不清抄書的人是誰了。早期抄書的人,應該是出於對書稿的喜愛。從別人那裏借到一部,讀完覺得真好,就想,還書以前,自己為什麽不留下一部來呢?於是耐心抄一遍。但到曹雪芹去世以後,這書的傳播,就像一滴墨水落到宣紙上,逐漸浸潤開來,流傳的範圍越來越大。這時候就開始有出於商業目的而傳抄的人士了,他們可能采取了這樣的辦法:一個人拿著一個底本(比他們抄得早的一個流傳本)念,其餘幾個人邊聽邊寫,這樣傳抄,生產量就變大了。抄那麽多部幹什麽?拿到廟會上去賣。據說挺值錢的,一部書能賣出好幾十兩銀子呢!到了曹雪芹已經去世差不多二十八年左右的時候,才出現了一種活字印刷的版本,印書的老板叫程偉元。這人在中國的出版史上應該大書一筆,正因為他把所得到的《紅樓夢》手抄本變成了活字擺印本,才使得曹雪芹的這部書能夠更廣泛地流傳。印刷本產量大,而成本大大降低,賣起來便宜,買去看的人當然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