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史湘雲“廝配得才貌仙郎”和她之後的命運搞清楚,繞不過金麒麟這件事情。
金麒麟怎麽回事呢?大家都記得在清虛觀打醮那回故事裏,張道士當時拿著一個托盤出來,說想把賈寶玉的通靈寶玉請下來,托著給他的徒子徒孫見識一下,因為這是一個很稀罕的東西,是生下來就銜在嘴裏的,而且上麵還鐫著吉利詞語,值得讓道觀裏的眾道士們開開眼,同時也接收些吉祥的氣息。賈母同意了,賈寶玉就從脖頸上取下通靈寶玉,張道士就托著拿出去展示了。張道士再回來的時候呢,托盤裏不僅有通靈寶玉,還多出好多東西來。原來張道士的那些徒子徒孫看到通靈寶玉以後,為了表示祝賀和尊敬,紛紛把自己的一些珍貴的佩戴物——道士佩戴這些東西不是為了裝飾自己,那是些傳道的法器,有宗教方麵的特殊意義——獻出來,放在那個托盤上。賈寶玉把自己的通靈寶玉取回戴上以後,就翻弄那些道士奉獻的東西,注意書裏是這樣寫的:那些東西裏,有一個赤金點翠的金麒麟,首先是引起了賈母的興趣,賈母把那金麒麟拿到手裏,就產生出一個聯想——誰家的孩子也戴著這麽一個,誰呢?賈母一時想不起來,於是薛寶釵告訴賈母,史湘雲有一個,比這個小一些。賈寶玉就表示驚訝,說她常來住,可是自己從來沒有見到過呀。探春在旁邊說,寶姐姐心細,什麽都記得。這是一句讚揚的話,但是黛玉跟上一句,說她在別的上頭心思還有限,唯獨對這些人的佩戴物越發留心。這話顯然就是譏諷了,寶釵裝沒聽見。事情到這裏,本來應該也就一陣風似的過去了,但是,寶玉聽說湘雲有個金麒麟,一下就增加了對那隻金麒麟的興趣,賈母已經放下了,他卻伸手取出揣在了懷裏,當然,就被黛玉看見了,於是,引發出黛玉跟他越鬧越大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