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劉心武妙品紅樓夢:全五冊

第二章 史湘雲寄養之謎

我們已經知道,史湘雲是由她的兩個叔叔輪流來撫養。書裏麵出現了她兩個叔叔,一個是忠靖侯史鼎,在第十三回,這位侯爵本人沒有出現,他的夫人出現了,排場很大,先有喝道之聲,然後駕到。到第四十九回又有一筆——關於史湘雲,在前八十回裏始終沒有整段的明確交代,就是順手給出一些十分零碎的信息——“誰知保齡侯史鼐又遷委了外任大員,不日要帶了家眷去上任。賈母因舍不得湘雲,便留下他了,接到家中。”那麽可見,史湘雲那一段時間裏,主要住在她另外一個叔叔保齡侯史鼐家裏。那個時代,封了爵位不一定有具體的官位,但是有時候皇帝也會給他一個具體的官職,讓他到外地比較長久地駐紮下來,去管理某個方麵的事務,叫作外遷。外遷一般要帶著自己全部家眷去走馬上任。史湘雲既然寄養在保齡侯家,保齡侯待她應當跟親生的女兒一樣,一塊兒把她帶到任上,可是呢,書裏說賈母舍不得史湘雲,放話把她留下。按當時家族倫理規範,賈母隻是保齡侯史鼐的一位姑媽、史湘雲的祖姑,嫁到賈家已經屬於外姓,應該稱她為賈史氏,她留下史湘雲,史鼐是輕易不能答應的,因為作為叔叔,他有撫養史湘雲的責任,用今天的概念來說,就是史鼐是史湘雲的監護人,既然舉家外遷,就應該把史湘雲一起帶走,或者至少跟忠靖侯史鼎商量一下,再把史湘雲轉移到史鼎家去,但是這個史鼐居然一聽賈母來挽留史湘雲,他就算了,就同意讓史湘雲暫留在賈母身邊去過了。

那麽史湘雲的這兩位叔叔,一位忠靖侯史鼎——他的名字在書中出現於前,一位保齡侯史鼐,哪位是哥哥,哪位是弟弟呢?是不是先提到的就是哥哥,後說起的就是弟弟呢?不是的。在第四回,寫到“護官符”的時候,在古本《石頭記》裏麵,對四大家族的每一個家族,除了用一句俗諺概括,還分別附有一個小注,這小注不應該視為批語,它是曹雪芹寫下來的,屬於正文的一部分,但是後來的大多通行本裏,都把每句俗諺旁關於所涉及的那個家族的小注,給刪去了。“護官符”裏涉及史家的那句俗諺是:“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所附小注是:“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十八。都中現住者十房。原籍現居八房。”如果你看到這個小注並且稍一琢磨,史鼎、史鼐誰是哥哥、誰是弟弟的問題,應該迎刃而解。為什麽呢?在封建社會,特別是在清朝,皇帝如果給一個人封了一個爵位,而且允許他這個爵位世襲,往下傳遞,那麽第一代既然封的是保齡侯,往下傳一定要傳給長房長子,既然是史鼐得襲了保齡侯,他一定是史家長房長子,是哥哥,忠靖侯史鼎一定是他的弟弟。當然這個史鼎弟弟也很神氣,一定是為皇帝立了新功,所以皇帝給史家錦上添花,又另外給史鼎封了一個忠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