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劉心武妙品紅樓夢:全五冊

薛寶釵篇 第一章 薛寶釵選秀之謎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前後,薛寶釵的表現很反常。二十九回講的是清虛觀打醮的事。這段故事之前,薛寶釵這個人物的性格早就定型了。作者在第五回對她的性格就有很明確的交代,說她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說她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也多喜歡與她去玩笑。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她有性格優勢,人際關係特別好。最難得的是,不僅從賈母到王夫人,府裏麵的主子們喜歡她,同一輩的也都喜歡她,甚至於小丫頭們也都喜歡她。她是全方位地有人緣。在第五回開頭,用評語式的語言給薛寶釵性格定位以後,作者又通過後麵許多的情節流動,大量的細節,把她的這種性格生動地展現出來。

但是到了二十九回前後,在清虛觀打醮這段情節前後,曹雪芹卻刻意寫出了薛寶釵的反常。她表現得很煩躁,很鬱悶,很不高興,覺得很沒有意思,而且動不動就發火,出語傷人,惡語相向,尖刻度之令人難堪,比黛玉更勝一籌。這怎麽回事啊?你琢磨過沒有呢?

她為什麽這樣,這還得從根兒上捯起。請問:薛寶釵她從南京到北京,她有什麽目的?有人會說,嗨,那不她哥哥惹事了嗎?她哥哥薛蟠,是一個很糟糕的人,在金陵地麵上為了爭奪一個拐子拐來的女孩子——後來我們知道這個女孩子就是甄士隱的女兒——把對方馮淵給活活打死了,就惹上人命官司了,所以有人就覺得,她就是因為哥哥惹了人命官司,當地不好混了,因此等於是哥哥帶著她跟她母親畏罪潛逃了。是這麽回事嗎?不是的。讀《紅樓夢》要讀得仔細,不能夠大概一翻,隻留一個模糊印象,那樣不利於理解曹雪芹的苦心。

其實作者在第四回交代得很清楚,確實是薛蟠為了爭奪這樣一個小姑娘,讓底下的人把馮淵打死,確實惹了官司,當時審這官司的人就是賈雨村嘛,是有這麽回事,但是薛蟠他在乎嗎?他對人命官司視為兒戲,認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了不了的事兒。他帶著他的母親和他的妹妹到京城,是既定的計劃,並不是畏罪潛逃,他留下幾個家人應付官司,自己大搖大擺帶著他的母親和妹妹往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