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鐵血將軍曠世情

第6章 回到延安懷抱,譚友林還在牽掛著沙市

通往延安的道路十分艱險。

譚友林同四支隊司令員戴季英、三支隊政委郭述申從豫皖蘇邊區出發時,已經覺察到國民黨軍隊把進攻矛頭轉向了華中的新四軍。譚友林一行從沿途國民黨軍隊的刁難與盤查中,也發現統一戰線正在名存實亡。

1940年10月19日,何應欽、白崇禧以正、副參謀總長的名義,向朱德、彭德懷、葉挺發出“皓電”,限令黃河以南所有八路軍、新四軍一個月內開赴黃河以北。以此為開端,國民黨掀起第二次反共**。黨中央從顧全大局、挽救危亡考慮,確定新四軍主力部隊向北移動。蔣介石蓄意製造的“皖南事變”即將發生。

1941年1月6日至14日,國民黨頑固派調集七個師約8萬餘人的兵力,圍攻在皖南地區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其率領的主力部隊,9000餘名新四軍將士被殺被俘。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奸險麵目暴露無遺。這一滔天罪行,激起全國抗日軍民的極大憤慨。

譚友林在洛陽龍門聽到這一消息時如雷擊頂,半天沒講一句話。那一刻,他兩眼冒火,牙關緊咬,嘴角流血,渾身像火燒了一樣發燙。當天夜裏譚友林通宵未睡,葉挺軍長的音容笑貌一直在眼前閃現。“王八蛋!新四軍是殺不絕的!殺了9000人,還會有9萬人!90萬人!”

天還未亮,譚友林起床出門,臉色鐵青,雙眼布滿血絲。他站在龍門遠望,曙光正在驅散寒雲。譚友林回身收拾東西,再一次向黃河渡口走去。他們一行三人,連續幾天都在找尋機會渡河。

從這裏北渡黃河,就是八路軍劉伯承、鄧小平統領的一二九師活動區域。但連續幾天譚友林一行都未能突破國民黨頑固派的阻攔和封鎖。最後一次努力,還是在地下黨組織及當地開明士紳幫助下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