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友林不計前嫌、不患官不高而患心不寧的坦**胸襟,讓鄧小平和老帥、老將們十分欣慰。王震對葉劍英說:“譚友林的肚子能撐船嘛!”
工程兵很多當過譚友林“保皇派”的人深感失望。譚友林被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打成“賀龍在工程兵的代理人”、“二月兵變”的“黑幹將”、“死不改悔的反黨分子”後,工程兵因譚友林案件受牽連的同誌,有的被打成“走資派”,有的被打成“保皇派”,有的被打成“黑爪牙”,有的被打成“共產黨的掘墓人”。有的不僅自身挨整,株連所及,家屬子女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把揚眉吐氣的希望寄托在即將恢複工作的譚友林身上,聽說譚友林不願回工程兵,要求去京外單位安排工作,不少同誌登門懇求,希望譚友林留在工程兵,不當司令員當個副司令員也行。譚友林說服大家顧大局,向前看,捐棄前嫌,化解積怨,使工程兵盡快恢複安定團結的局麵。後來由新疆軍區副司令員調任工程兵副司令員的徐國賢說:“老譚和我都是從紅二方麵軍走出來的,是一塊爬雪山、過草地的老戰友,講感情還是希望他回工程兵,講黨性他不回來對部隊有好處。林彪一夥把這裏攪得很亂,派性大得很。有的人留下來也不超脫,被派性牽著鼻子走。”
譚友林不願回工程兵的消息傳到楊勇耳朵裏,先一年去新疆軍區當司令員的楊勇找上門來了。劫後重見,感慨萬端,兩雙緊握的手好久沒有鬆開,兩人都為大難不死慶幸。敘舊之後,楊勇劍眉一揚:“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你老譚也是好馬不吃回頭草啊!我讚成你這個態度,就是猴子,也不能老吊在一棵樹上啊!”
楊勇雖是半開玩笑,但話裏有話。楊勇說得含糊,譚友林聽得明白。在解放軍的將領中,很多人都知道,楊勇與譚友林是延安時期軍事高幹隊的隊長和黨總支書記,是一對名揚延安的好搭檔。譚友林在東北打土匪、在朝鮮打雲山、在公安軍讓軍銜、在大戈壁上建基地,楊勇都了如指掌。楊勇在南京軍事學院為當過俘虜的教員撐麵子,在抗美援朝的金城戰役中讓美軍徹底敗北,在京西掛甲屯為落難的彭老總送魚送雞,更讓譚友林對楊勇敬重有加。“文革”中兩人都被打成賀龍線上的人,都是賀龍準備“二月兵變”的“黑幹將”,都遭受過殘酷迫害,事業和命運讓兩位老將軍又一次分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