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修地鐵的意見,早在1953年就提出來了。1958年國務院還組成地鐵考察團到蘇聯和東德考察,蘇聯也派出經驗豐富的專家來華,幫助中國修建地鐵。1960年蘇聯專家撤走,我國又遭遇三年嚴重自然災害,正在修建中的北京地鐵悄悄下馬了。
譚友林聽到地鐵下馬的消息時,核基地的施工正在夜以繼日地進行。當他在特種工程兵幹部大會上宣布這一消息時,會場上的怒吼聲地動山搖,錚錚鐵骨的將士們被蘇聯背信棄義的做法激怒了。“苦幹巧幹拚命幹,氣死蘇修王八蛋”的大標語,貼滿了帳篷和地窩子。譚友林因勢利導,施工任務在指戰員的愛國熱潮中加速完成。
1965年地鐵上馬。2月4日,毛澤東在《關於北京修建地下鐵道問題的報告》上批示:“楊勇同誌:你是委員會的統帥,希望你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失敗,隨時注意改正。是為至盼!”
7月1日地鐵工程舉行開工典禮,參加典禮的譚友林和領導小組的九名同誌,人人豪情滿懷,準備在北京地鐵建設中一展身手。譚友林開始聚精會神地研究地鐵建設的相關資料。他們誰也沒有料到,即將席卷神州大地的政治風浪,把領導小組的九名成員全部吞沒了。
邱雲是在譚友林音訊消失之後,從電影銀幕上看到譚友林的將軍形象的。
1960年,將軍合唱團的電影紀錄片在崇明縣城放映,銀幕上將軍們高亢的歌聲,在觀眾中激起熱烈的掌聲。邱雲聚精會神地盯住銀幕,她多麽希望譚友林的畫麵能在眼前定格啊!那一夜,邱雲在日記中錄下了唐人李冶的一首七絕——《明月夜留別》: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詩後注明:看電影《將軍合唱團》有感。邱雲為譚友林的英武形象高興,悵然若失的心緒也從李冶的詩中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