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陲將星

據實報告北京

1980年12月27日,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在新疆阿克蘇、庫爾勒等地實行軍事戒嚴,製止在新疆的大批上海支邊知青返滬。戒嚴令發布後,多數知青經勸阻返回塔裏木墾區,但被半途攔回的上千名知青卻抱死不肯返回。他們要向政府討說法,為什麽遷往上海的戶口已經開出來了,又要在半路上把他們強行擋住?

對知青們提出的問題,戒嚴指揮部既回避不了,又回答不了。因為找不到政策依據,我們的答複支支吾吾,難圓其說,每次去勸解都被知青駁得狼狽而歸。正當兩難之際,李宣化將軍到阿克蘇來了。我作為戒嚴指揮部政工組組長,大喜過望,相信剛從北京調來的李主任能指導我們化解困境。

上海支邊知青要求返滬,是在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出現的。1980年前後,新疆局部地區潛藏的不穩定因素日漸露頭,給剛剛沐浴改革開放春光的天山南北投下一縷陰影。被“**”折騰怕了的各族群眾憂心忡忡,期盼跨過年檻,消弭隱患,在多事之秋的新疆出現安定團結的局麵。

正當此時,在正軍職崗位上工作了12年的李宣化將軍,受命飛往新疆,就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部主任。

李宣化到任前幾個月,地處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庫爾勒等地區農墾團場的上海知青,連續數次到烏魯木齊和北京上訪,要求返滬安置,有的甚至威脅領導機關,“為了回上海,不怕掉腦袋。”少數不法分子趁機挑動知青罷工絕食,阻塞交通,衝擊政府,打砸搶燒,形勢咄咄逼人。

戒嚴令發布後,事態表麵雖有緩解,但風波的深層動因並未消除。幾萬名知青如同一座假寐的火山,上麵看不見火苗,地下的熔岩卻還在湧動,大規模的返滬風波隨時都有再次發作的可能。

剛剛到軍區報到的李宣化,行李還沒打開,便主動請纓到阿克蘇戒嚴指揮部,會同先期到達的軍區李平湘副參謀長指揮部隊,耐心勸解滯留阿克蘇、庫爾勒等地的知青返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