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陲將星

玉泉山,北京西郊:譚友林與段群景共度第二春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譚友林和幸元林都是開國將軍,都有過一樣的幸福家庭,而突如其來的一樣不幸,卻為托翁的第二句話打上了問號。

幸元林的肺癌和魯方的乳腺癌幾乎是同時查出來的。

人,可以不相信命運,但卻無法抗拒命運的安排。誰能想到,郭林祥、譚友林、幸元林,三個1930年入伍的紅軍戰士,三個長征前的師團幹部,三個在延安中央黨校參加過學習整風的學員,三個1955年授銜的開國少將,“文革”中都遭受過迫害,“文革”後又都在烏魯木齊軍區領導班子中一起工作。這樣的政治親緣與曆史聯係,也把三位老戰友的眷屬緊緊聯係到一起。

在烏魯木齊軍區領導們的心目中,幸元林的夫人段群景品貌端莊,待人熱情,處事穩重,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

段群景1948年參軍,是部隊培養出來的優秀政治幹部。在將近40年的夫妻旅程中,段群景和幸元林心心相印,鬆蘿相依。工作恪盡職守,相夫教子有方,律己潔身自愛,在軍區機關和地方單位頗受好評。

幸元林夫婦對四個子女愛而不寵、慈而不縱。孩子們從小不惹是生非。“文革”期間,任憑造反派誣陷恐嚇,孩子們始終堅信父母是好黨員、好幹部。當時擔任新疆人民出版社政治處主任的段群景,先於幸元林遭受迫害,孩子們四處投親靠友,從小備嚐艱辛,養成了自立自強的品格。大兒子幸中原是武漢軍區政委吳烈的女婿。幸元林、吳烈逝世後,段群景從未為兒子的升遷找過老戰友、老部屬。幸中原在呂梁軍分區司令員的位置上工作到退休,段群景也沒有抱怨過任何人。

幸元林由於早年在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作戰中五次負傷,隨朱德總司令到四方麵軍後又三過草地,參加西路軍西征期間,更是曆盡艱辛,加上“文革”摧殘,晚年身體一直不好。段群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一年到頭想方設法給幸元林調劑生活,補養身體。幸元林患病住院後,段群景相信愛心會感動死神,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丈夫的治療中去。段群景的精心嗬護,不僅減輕了丈夫的痛苦,還使幸元林的生命比預期延長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