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的京西賓館,外麵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樓裏卻空空****,冷冷清清。偌大的十幾層客房裏隻住了幾個客人,吳克華和他的秘書被安排在8層東頭的套房裏下榻。
賓館招待科的趙科長是膠東人,從小就知道抗日司令吳克華的大名,到京西賓館工作以後,同吳克華見麵多了,便成了"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熟人。趙科長初三不值班,正領著老婆孩子串門拜年,聽說吳司令員住進賓館,立馬趕過來了。趙科長懂規矩,明白吳克華這時候趕到北京,肯定有大事急事。但他見到吳司令員時,隻問首長對夥食有什麽要求,有關何故來京的話一句也沒有說。同老首長寒暄幾句後,趙科長轉身鑽進電梯,到廚房去安排晚餐。
“**”前,吳克華在軍委炮兵當司令員,駐地離京西賓館不遠,趙科長逢年過節總要去吳克華家看看。一次同張銘聊天,得知吳克華右腮的傷痕,是1933年11月第5次反"圍剿”時在八角亭戰鬥中留下的。當時吳克華是紅7軍團20師60團1營營長,戰鬥中一塊炮彈皮穿透他的右腮幫,敲掉好幾顆牙齒,左胳膊也被打斷。吳克華被抬進後方醫院時已經不省人事。
為了保命,醫院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先為吳克華的左胳膊做了手術,又在他痛得沒有知覺的時候,從口腔取出了彈片,清理了殘牙斷齒。3個多月後,吳克華才走出了心存感激的醫院,也留下了終生不能咀嚼硬食的遺憾。因此,每逢吳克華入住京西賓館,趙科長都要到廚房給大師傅個別交代一番。
趙科長離開吳克華房間不久,總政治部顏金生副主任叩門而進。
兩位老將軍握手落座後,顏金生有點歉意地說:大過年的把你請到北京來,這個沒有想到吧?
沒有想到。軍辦的同誌在電話裏說要我來京受命,我豈敢馬虎!但不知受命哪裏?什麽任務?吳克華見是分管幹部工作的顏金生副主任來看他,便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急於知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