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花船,朋友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十裏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杜牧的這首《泊秦淮》,讓秦淮河的花船文化名揚天下。
其實,在古代中國,除了十裏秦淮外,還有許多以花船文化聞名的山川河流。錢塘江上的江山船就是其中之一。
江山船往來於錢塘江上,與其他遊船一樣運載遊客。其特點是每艘船上都有一名十七八歲的女孩子,周旋於遊客之間。這名女孩子既是導遊,可以向遊客講錢塘江兩岸的名勝古跡、曆史典故,又是賣藝者,給遊客唱評彈、越劇等,還是賣色者。
江山船除了運載遊客外,還有一個重要職責,那就是服徭役。清廷要是有什麽東西需要江山船運輸的話,就會找船總商量。
在左宗棠攻取浙江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王女,就是嚴州府的江山船船總。太平軍沒來的時候,她給清廷服務;太平軍來了後,她又給太平軍服務。
最近,前線的戰事越來越緊張,而太平軍向王女下達的運輸任務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重。這樣一來,王女接待的遊客就越來越少了。與之相對應的是,錢也賺得越來越少了。這令王女感到非常憤懣。
當左宗棠派麾下將領魏喻義前來攻打嚴州的時候,她感覺到,她的艱難日子就要到頭了。於是,她親自前往魏喻義駐守的銅關,拜見魏喻義。
魏喻義是湖南桂陽人。早年在家鄉組織團練,鎮壓起義軍。1859年石達開入湘的時候,他率部多次擊敗石達開,因此成名。1862年奉調入浙江,幫助左宗棠。
得知江山船船總前來拜見後,魏喻義覺得他是堂堂的清軍重要將領,去見一個女人太失格,於是便派一個手下前去見王女。
王女向那人陳訴了自己的苦惱,並表示願意協助官軍攻城。那人勉勵王女報效國家,並向他透露一條重要消息,那就是西山團總林三也已經與官軍取得了聯係,願意幫助官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