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濟和滕雨,左涯、史敬和年季,在這兩路人馬晝夜兼程趕往雁**山的時候,甲喇恩真已經走在了盜取《戚絕書》的路上。
為了得到《戚絕書》,東瀛人尋找了三個月,而後金人已經尋找了三年。後金人最早知道《戚絕書》,是因為孫子勝。
老秀才孫子勝和包密立曾棲身寺廟苦讀,他和包密立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澤被後世。但是,一次次的落第像一盆盆冰水,澆滅了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後來,他們認識了同樣落魄的賣藝人孟明,相同的辛酸經曆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並結為兄弟。再後來,孟明投身入伍,很快就平步青雲,而孫子勝和包密立依然寄人籬下,不名一文。最後,對科舉考試徹底絕望的老秀才孫子勝一跺腳去了北方。
在黃河岸邊,孫子勝認識了一位算卦老人。
算卦老人的頭發胡子全白了,像一棵枝葉幹枯的老樹。孫子勝想跟著老人學算卦,這樣後半生也就有了生活來源,但是,算卦老人不收他。相術和盜竊一樣,需要天分,這些行當是師父選徒弟,不是徒弟選師父。
孫子勝早就過了那個年齡,他是一棵歪脖子槐樹,再怎麽糾正也長不成參天大樹。
孫子勝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一半,前半生在極度窮困潦倒中度過,沒有財富,沒有女人,沒有家庭,沒有房屋,沒有田地,甚至連能夠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也沒有。現在,他遇到了算卦老人,就像溺水的人終於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
算卦老人說:“要入相門,必須吃得苦,熬得住,把得牢,做得狠,要能遭人白眼,耐人冷漠,受人唾罵,忍人毆打。你做得到嗎?”
孫子勝說:“我能。”
算卦老人說:“我時日不多,一生未收弟子,你我相逢,也是有緣。我出三道題目,若你能夠做到,我即把卦書傳授給你,至於如何深造,則要靠你的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