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萬男兒血

第四節 尋親路漫漫

李武是陝西省禮泉縣人。這些年來,他和母親一直在尋找張懷德的遺骨。張懷德是李武母親的叔叔,犧牲在中條山中。準確地說,是犧牲在中條山的六六血戰中。

張懷德的部隊番號是獨立四十六旅七三六團七連,他任連長。張懷德生自小就沒有了父親被送了人家,但是養父對他很不好。

後來,張懷德參加了楊虎城的軍隊。軍隊先後駐紮在三原、涇陽、漢中等地。 張懷德在部隊結婚了,妻子有文化,可能是部隊駐地有新思想的女學生或者女教師,他們生過一個女兒,但是妻子和女兒都沒有回過禮泉縣老家。

抗戰開始後,張懷德離開妻女,奔赴抗日前線。在永濟保衛戰中,張懷德所部傷亡慘重。永濟保衛戰後,他回到陝西省禮泉縣老家接了一批新兵,然後又匆匆奔赴抗日前線,此後再沒有回來過。他犧牲在了中條山戰場上。

後來,李武的母親,也就是張懷德的侄女,聽說張懷德犧牲在山西省平陸縣的東祈村,遺體先放在東祈村的一座寺廟裏,後來不知道安葬在哪裏。而他的妻子和女兒也都沒有消息。

這幾十年來,尋找張懷德的遺骸,一直是李武母親的一個心願。可是因為貧窮, 這個心願一直到2009年6月5日才實現。

2009年6月5日這天,李武陪著母親從陝西省禮泉縣來到了山西省平陸縣部官鄉西祈村。西祈村就和東祈村緊挨著。西祈村有一個周倉廟,裏麵供奉的是給關公扛大刀的勇士周倉,香火很旺。在這裏,李武認識了一名姓姚的老人,他叫老人姚爺爺。

姚爺爺快90歲了,他告訴李武說,他當年看到了在這裏打鬼子的陝西軍隊。

日本人來到中條山南麓的平陸時,他僅有十幾歲,父親被日本人殺害了,而他被逼迫著和村中幾個少年給日本人打柴。後來,村莊裏來了一隊中國軍人,趕跑了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