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學習八路軍戰法的,不僅僅是當地民眾口中的楊虎城十七路軍,也就是孫蔚如的第四集團軍,還有堅守中條山敵後戰場的其他軍隊,比如武士敏的九十八軍和高桂滋的十七軍。
武士敏和高桂滋都是抗日名將,他們同楊虎城都有極深的淵源。
武士敏是河北省懷安人,出生於富商之家,很早就考上了天津北洋法政學院, 成為了那時候極為罕見的大學生。
當時,中國大地上進步勢力和保守勢力激戰正酣,武士敏和晉陝兩地的革命黨人續範亭、弓富魁、南漢宸結為患難之交,同赴國難,掃除帝製。武士敏的三個拜把子兄弟中,續範亭和弓富魁都曾經在華山之巔與楊虎城結拜為兄弟,而南漢裒又是楊虎城聘為高級軍師的早期共產黨員。
孫中山號召北伐時,武士敏變賣袓產,支持北伐。而袁世凱死後,他又看淡名利,拒絕了河南省警察廳長的職務。
武士敏文武雙全,精通騎術。當年,有一支塞外騎兵,以騎術精湛而自負, 不願歸順,武士敏苦練數月,終於練出一身好騎術,馬上射擊,彈無虛發。塞外騎兵心悅誠服,同意歸順。
1927年,楊虎城在軍閥混戰中,兵敗退入皖北,養精蓄銳,以圖東山再起。同時, 廣泛邀請各方豪傑,聽聞高級軍師南漢宸談起武士敏,立即延請武士敏任所部第—師第一旅旅長。
當年皖北有兩股大的土匪勢力,欺壓良善,無惡不作,百姓恨之入骨。楊虎城派遣武士敏和趙壽山各率一部,很快剿滅了這兩股土匪。
之後,武士敏一直在楊虎城帳下任職,參與楊虎城部大小戰役上百次,每戰必勝,深得楊虎城器重。
1936年秋,武士敏考入陸軍大學特別班。隨後,西安事變爆發,因為武士敏是楊虎城所部高級軍官,遭逮捕後經於右任先生極力說情,才被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