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繼衍
上高會戰的時候,我堅守的是第一道防線。
上高地處贛北,崇山峻嶺,地勢險要,無法擺放更多的兵力,所以中國軍隊就采取梯次防守,一共布置了三條防線,我們70軍是第一道防線,49軍是第二道防線,74軍是第三道防線,除此之外,還有地方部隊采取遊擊戰,在側翼和背後偷襲日軍。當日軍衝破了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我們就撤往兩邊的高山上;當日軍在第三道防線前麵受阻後,我們70軍和49軍就從山上衝下來,包圍日軍,予以殲滅。這種戰法當時叫磁鐵戰法。
我們第一道防線打得非常艱苦。那時候,日軍有飛機、大炮,而我們營隻有機槍,機槍對飛機、大炮起不到作用。為了減少傷亡,我們就挖掘戰壕,然後在戰壕底部再挖掘橫向的窯洞。日軍轟炸和打炮的時候,我們就藏在窯洞裏。炮聲響過後,日軍就會衝鋒,這時候我們再出來阻擊。
上高會戰的時候,我們堅守的那座山叫米山,全是石頭,曰罕的炮洋落下來,碎石亂濺。有一次,日軍一陣炮彈過後,我們一個連隊就傷亡了30多人。
我們堅守到夜晚,發現日軍攻破側翼陣地,將我們快要包圍了。那天夜晚,我們準備突圍,但是又沒有上級的命令,不敢擅自行動,否則就要殺頭。正在彷徨無計的時候,團部的傳令兵趕過來了,讓我們撤離,我們就離開了戰場。
後來才知道,指揮部是要把日軍裝進口袋裏打,所以下令讓我們撤離。
朱光第
上高會戰的時候,我堅守的是第二道防線。
1941年的元宵節剛過,我們就接到了要開赴上高的命令,當時我們部隊還駐紮在浙江金華,從浙江到江西,當時隻有一種小火車,速度很慢,一路上還有日軍的飛機轟炸,走走停停,躲避日軍飛機,叮叮當當走了十幾小時,我們才來到江西鷹潭。從鷹潭到上高還有500裏,沒有汽車,我們全靠一雙腳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