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是一名老紅軍。
外公在當兵以前,是一名農民,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的異常辛勞貧苦的日子。有一年,劉誌丹從陝北高原來到了關中平原,外公家鄉開始“鬧紅”,很多青年參加了紅軍。有一個名叫丁子鑒的青年鼓動外公當紅軍,說紅軍是窮苦人的部隊,進了隊伍裏吃得飽穿得暖,還能給家裏分一鬥麥子。外公聽了丁子鑒的話,就參加了隊伍。
外公剛剛參加紅軍的時候,沒有槍,沒有軍裝,丁子鑒發給他一把大刀。每逢丁子鑒和一些紅軍開會的時候,外公就扛著這把大刀在外麵放哨。不久,這支隊伍從關中平原開往陝北高原,外公也跟著去了陝北。在陝北,他們打了一個大勝仗,外公分到了一杆步槍。
丁子鑒,後來成為共和國將軍,他還有一個名字叫作丁本淳。《共和國將帥名錄》中記載:丁本淳,原名丁子鑒,陝西省澄城縣醍醐人。外公白朝定和丁本淳是同村人。
外公說,那時候,很多人為了一鬥麥子、一鬥小米就參加了隊伍。
外公曾經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家有弟兄兩個,因為家窮,就商量著投紅軍,到了紅軍隊伍裏能吃飽飯,餓不死人。弟兄兩個走出村莊後,看到大道上還有一夥準備去投紅軍的年輕人,哥哥就對弟弟說:“你先跟著他們走,我回家給爹媽說一聲,就追你們。”弟弟先走了,哥哥回家。等到哥哥再走到村口的時候,弟弟他們已經走遠了。哥哥就開始追,追出了很遠,還沒有追上,遠遠看到一夥穿軍裝的人過來了,是國軍。反正都是隊伍,都能吃飽飯,哥哥就參加了國軍。這樣,一個在紅軍隊伍裏,一個在國軍隊伍裏,兄弟倆幾年都沒有見,都不知道對方的死活。有一年,在山西戰場上打鬼子的時候,兄弟倆意外碰到了一起,親熱得不得了,說了一晚上的話。天亮後上戰場,兄弟兩個都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