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真不是奸臣

第92章 炒鋼之法

現在是萬曆四十二年,既公元1614年。

此時明朝盛行的“炒鋼法”,絕對算是世界最高的技術水平,鋼鐵的產量和質量更是穩居全球第一。

林壽還創造性的將焦炭廠、煉鐵爐和炒鐵爐蟬聯在一起。

他先將煤炭燒成焦炭,再用七成焦炭混加三成木炭來冶煉鐵礦石,再將煉出的生鐵液直接流入炒鐵爐中,開始炒鐵。

其中的一個“炒”字,便道出了中國老百姓無窮無盡的智慧。

這兒先普及一下何為生鐵、熟鐵和鋼。

三者都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劃分的。

生鐵,含碳量在2%-4.3%之間,品質較硬和脆,主要用於鑄造,故而又稱鑄鐵。

熟鐵,是用生鐵精煉而成,含碳量在0.02%以下,質地軟,塑性好,可以拉成絲,適於鍛造,又稱鍛鐵。

而鋼,含碳量在0.05%-2%之間,取生鐵和熟鐵之優點,既硬又韌,是當下最適合製造兵器、護具和農用鐵具的好材料。

所以,當煉鐵師傅向林壽詢問:“聖主,咱們主要煉製哪類鐵?”

林壽直接拍板:“鋼!”

他的終極目標依然是建造一座兵工廠,隻有煉製出上等的鋼材來,才能讓這個目標成為現實!

一車車鐵礦石,開始在煉鐵爐中緩緩地融化,直至燒灼成通紅的生鐵汁。

鳳城縣的鐵礦質量不錯,每塊礦石的含鐵量都能達到30%-40%,一爐可煉出500斤的生鐵汁。

林壽不需要生鐵,所以生鐵汁會直接流入炒鐵爐內,再次用高溫燃盡裏麵的雜質,去除硫、錳、磷等等,直至練成熟鐵。

林壽也不需要熟鐵,煉鐵師這時會用柳木棍來攪拌熟鐵汁,隨著柳木棍的逐漸燒盡,讓鐵汁中重新混入碳元素,繼而炒成鋼。

經驗上乘的老師傅,還能根據兵器和護具的打製要求,直接炒出相適合的低碳鋼、中碳鋼或是高碳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