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第一狠人

第七十三章 大明金融

瞿式耜對於皇帝的新奇想法十分佩服。

大明開國以來,官員的俸䘵一直是比較可憐,僅夠支出,因此官員個個腐敗,官商勾結,中飽私囊。

大明手工業發達,而官員故意將工商稅率定得極低,美其名曰“還富於民”,實際上,升鬥小民根本得不到任何實惠,都被大商人和官員賺走了。

這幾乎是心照這宣的事實。

崇禎年間,國庫空虛,為遼東軍費向百官募捐,大家卻都說因為俸䘵太低,僅夠糊口,實在沒有餘錢捐款,導致遼東的軍隊欠餉作戰,結局可想而知。

正自回憶,突然朱閬問道:

“吳貞毓呢?他最近在忙什麽?”

“回皇上,因為貴州地界有發現銅礦,他前往現場視察,如果屬實,對鑄幣是一件大好事。”瞿式耜覺得這次財政危機是真的解決了,皇帝挖到財寶,吳貞毓又有銅礦可鑄幣,真是完美。

“愚蠢至極!”朱閬聽到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發起火來。

“皇上,這從何說起?”瞿式耜這次真的有點蒙了。

“挖銅鑄幣,本來無可厚非,瞿卿可知為何中土一直用金,銀,銅做為錢幣?”

“皇上,這是自古以來形成的,本朝也隻是順應前朝的作法吧。”

朱閬道:“如果今天廣州也發現銅礦,明天肇慶也發現銅礦,後天福建又發現銅礦,那又如何?”

“皇上,那就有更多的銅,可以鑄更多的錢了。”

“唉,”朱閬歎一口氣,“瞿卿,錢幣並不是財富,它隻是用於交換的工具而已。”

拿起寶庫中的一隻玉璧,展示給瞿式耜看:“瞿卿,如果此時廣州城中半粒米都找不到,隻有朕手裏這個值錢的玉璧,和一個胡餅,究竟哪一個更有用呢?”

“皇上,”瞿式耜額頭冷汗滲出,依稀懂得了皇帝的思路:“如果城中一點食物都沒有,那玉璧再值錢,也買不到米,反而是胡餅可以飽腹,更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