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此詩盡人皆知,正是殺人狂魔黃巢的《不第後賦菊》。
黃巢是唐朝人,出身鹽商家庭,擅長騎馬射箭,有點文化,少有詩才。
關東大旱時,響應王仙芝起義。
乾符六年,兵圍廣州。因為轉戰多年,見此地風物不俗,氣候溫暖,便欲占據嶺南,永為巢穴,做為根據地。
本待招降廣州軍民,不料節度使卻十分頭鐵,率眾堅決反抗。
於是黃巢攻陷廣州後,大舉屠刀,屠殺了十二萬人。
但其中大部分是波斯人。
此事中國典籍中少有記載。
但波斯商人寫的《蘇萊曼東遊記》第二卷,就記載了黃巢起義的事情。
“廣府居民起來抵抗黃巢,他便把他們困在城內,攻打了好些時日。這個事件發生在回曆二六四年(唐僖宗乾符六年)。最後,他終於得勝,攻破城池,屠殺居民。據熟悉中國情形的人說,不計罹難的中國人在內,僅寄居城中經商的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就總共有十二萬人被他殺害了。”
為被殺的當地人數字無法計算,而波斯人,外國人,拜火教眾的人數卻如此準確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這些商人當時要向唐政府繳納人頭稅,方可入城經商,隻要進城的外國人,都有記錄簿可查,所以無所遁形。
波斯學者馬素第《黃金草原》中也有記載:
“據估計,麵對入侵者刀劍的逃亡中死於屠殺或水難的教徒和祅教眾共達二十萬人。”
為何黃巢專門殺戮外國商人呢?究竟是有何深仇大恨?
因為當時波斯人當時從事海外貿易,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販賣到國外,再販一些國外的新奇玩意兒,賺了不少錢,黃巢本就對富人有執念,認為一定要劫富濟貧,所以專殺有錢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