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第一狠人

第三十二章 虎父無犬子

世人都知鄭成功是民族英雄。

卻不知其父鄭芝龍其實是個大海盜。

明中期因為邊患主要來自北方遊牧民族,因此收縮了海防。

幾處海衛也缺員嚴重,兵力不足。

曾經世上最強的大明水師就此開始衰落。

而鄭芝龍崛起於日本,又繼承了兩大海盜李旦與顏思齊的海上艦隊,橫行海上,風頭之盛,一時無兩。

朱閬深知,以鄭芝龍的成長經曆,他並無民族情結,他的隊伍中人員繁雜,各國的海盜都有,他最信任的副手,就是一名黑人。

擁立隆武帝,其實也不是鄭芝龍的意思,而是他的弟弟鄭鴻逵。

鄭芝龍被明朝招安,擔任遊擊將軍。擊敗了荷蘭艦隊,在福建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台灣海峽已成為鄭家的內湖。

鄭芝龍壟斷了南中國海的海路,凡從此過,都要交保護費,掛起鄭字大旗才予以放行,風頭之盛,財力之強,已超過了大明朝廷。

崇禎年間,連年饑荒,鄭芝龍在福建安海大興土木,建築豪華府地,堪比皇宮,又招納福建災民“人給銀三兩,三人給一牛”去台灣墾荒。

日本閉關鎖國後,僅開放長崎,且隻許中國人前去交易,而長崎已是鄭芝龍的地盤,壟斷了對日貿易,使得鄭芝龍更加富有。

此時鄭芝龍已不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海上霸主,而更象個土財主。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崩,鄭芝龍其實對大明已毫無留戀。

而此時長期在南京負責和東南軍政要員溝通的鄭鴻逵,有意鞏固鄭家在官方的地位,與在福建閉門做財主的兄長相比,鄭鴻逵更偏向於大明朝廷。

擁隆武帝就是鄭鴻逵的主意,而“芝龍意猶豫,而以鴻逵所迎,勉就約。”

搞笑的是,鄭鴻逵安排了隆武帝與自己的兒子鄭肇基見麵,並得到了隆武的賜姓,鄭芝龍見得賜國姓,於是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