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若
紀靈十九年初,北然再次南下,越過沙海,一舉包圍了月門堡。邊境再次告急!
惜朝隻得勒令楚新俊風出兵,其弟楚新俊卿趁機複官,拜征北將軍,領命出征。
征北,這就與墨淩平級了,無形中又夾雜了兩族的較量。
北然與南朔雙方在月門堡外圍展開了六個月的激烈廝殺,北然見難以討到便宜,索性談和,向惜朝勒索了與南朔互市的權利後引兵而去。
此後,北然的商賈開始大張旗鼓地出現在南朔的各大街市中,使得北然和南朔的民間交流中斷多年以後再次熱絡起來。
北然消停,南朔自己內部又熱鬧了起來。
紀靈十九年季秋,發生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墨澤部將彬蔚強搶民女致百姓死傷五人,惜朝下令拿下斬首示眾,卻遲遲不見彬蔚歸案。究其原因,無外乎是墨澤部袒護,府衙沒辦法拿人。惜朝隻得通過楚新俊風,出動甲士將彬蔚捉拿歸案,處以刑罰。
即便如此,在墨澤部的袒護下,彬蔚依然得以活命。
楚新和墨澤的矛盾又往前進了一步。
如果說推行新政不利加速了惜朝組建近衛軍的進程,那麽這次處罰彬蔚時蹩腳則迫使惜朝過早將這支新組建的力量推向了前台。近衛軍,這支年輕的軍隊,成員多數像惜朝一樣,是大漠和關內通婚的後代,或者是外客臣子,或者是受關內文化影響較大、比較開化的兩族青年。他們在朝中普遍沒有高官厚祿,但卻支持惜朝的開明主張。由絡奕統領,受阻於權爭掣肘,人數隻有兩千人左右。
尚未發展成熟的近衛軍過早地走上舞台,也就注定了它的悲劇結局。
絡奕,父親是楚新部,母親來自關內黃金平原,為人俊美,身懷勇力,頗通兵法,對惜朝忠心不二。
就這樣,各方都在壯大自己的實力,然而在這場此消彼長的競賽中,隨著燦陽的不聞不問,本就根基不穩的惜朝,並不能占到任何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