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
得益於墨淩在邊境上兢兢業業,北然未再越過沙海一線。但脫離南朔王庭的中心,墨淩的力量開始做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實力壯大的墨淩開始不斷觸碰他和惜朝一貫默契的邊界。因此,常有他擅權主事、尾大不掉的消息傳回王庭,但惜朝發現自己卻不能輕易處置他,甚至是拿他沒有辦法。每次想要懲戒他時,都會跳出一群墨澤老臣力保,就連自己的母親也常常替她的這個侄子求情,幾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就這樣,惜朝一步步錯過了製裁墨淩的最好時機。
王庭內,楚新領主俊風憑借國丈的身份強勢崛起,專權跋扈,也讓惜朝頭疼不已。好在有墨澤部的勢力製衡,雙方私下裏常常爭得麵紅耳赤,對惜朝陽奉陰違。
無休止和愈發激烈的爭鬥使得南朔王庭行將就木,部族的利益被置於了王庭整體利益之上。
對於年輕又心高氣傲的惜朝來說,他絕不甘隻做一名沒有實權的領袖。野心和夢想同行,隨著年紀增長,家族遺傳下來的皇族血液讓他的抱負不再拘泥於南朔王庭,甚至是染指關內,拿回屬於本應屬於自己的一切。
然而,蒼白的現實前橫亙著巨大的落差,野心在落差前就化成了各種努力。
在外,他冒著大不諱,與關內父親生前的嫡係部下暗通款曲,既是為了加大燦陽對自己的支持力度,也謀長遠,維持著內心深處圖謀大位的希望。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既然做了,就會傳出流言蜚語。這也是朝中有人擔心惜朝圖謀不軌,千秋殿大劫後未第一時間接其回朝的原因。
在內,惜朝利用外客臣子,抓緊時間培植自己的力量,推行改革,整備親軍。
此外,作為先王最疼愛的聖孫,在先王崩殂時,他悉數接過了先王煉製不死之術的衣缽,緊鑼密鼓地暗中炮製。既為了迷惑世人,營造求仙煉藥的假象,更是為了投其所好,向自己的皇叔紀靈王龍晟進獻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