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練出好的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燃料和鋼鐵的分離,以便精確控製鋼鐵的成分,所以我們需要采用反射式平爐的結構。”
朱弘棟指著簡圖的相應部分,繼續講解。
“這個反射部分,可以將火焰反射到平爐內,加熱鋼水,又不會引入過多的雜質。”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造渣,簡單來說就是投入石灰石,讓鋼鐵內部的硫、磷等成分析出,獲得一個性能更好的鋼鐵。”
“通常來說,硫的含量過高,會讓鋼鐵具備熱脆性,就是溫度高了鋼鐵變脆。而磷恰恰相反,可以讓鋼鐵具備冷脆性,就是溫度低了鋼鐵變脆。”
“我們投入石灰石,就是想法除去其中的硫和磷,並且除渣要快速及時,否則這些雜質會再次滲透回鋼鐵內部。”
聽到朱弘棟講解這些知識,技術官員驚見天人,望向朱弘棟的目光充滿了震驚和崇拜。
大家隻是大致知道該如何煉鐵如何煉鋼,從古至今,就沒有一個人能像王爺這樣,將煉鋼的過程解釋得如此清晰明白,甚至將原理解釋的一清二楚。
王爺,什麽是硫?莫非就是硫磺的那個硫?磷又是什麽?是磷火的那個磷嗎?還是魚鱗的那個鱗?
朱弘棟嘴角抽搐,這就是沒有係統的基礎教育的害處,要想解釋一個問題,就要解釋無數個問題。
隻是講一個煉鋼問題,如果想要講透,他恐怕需要給這些技術官員們普及整個九年義務教育。
就像剛剛這個問題,他如果不回答,就沒法將煉鋼的本質講透,可以要回答的話,就需要講元素周期表,講元素周期表是不是要講原子、分子?是不是要講化合反應?
朱弘棟覺得這樣不行,他不能一遍遍給人科普,必須想法拉起一個九年義務教育的群體,讓他們當老師,免得總要自己赤膊上陣,親自講解基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