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看得眼角直抽抽,對此狀況也隻能無奈了。
大明朝不是沒有火器,也不是沒有厲害的火器,但是偏偏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了明朝軍隊,最終選擇大規模裝備三眼銃,這種射程近的奇特火器。
本來價值更大,發展空間更廣闊的火銃,反而逐漸被淘汰掉。
出現這種反常的逆淘汰現象,其中一個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官僚體係的腐敗墮落。
因為官僚體係不斷的壓榨匠戶,所以導致匠戶為了應役,為了盡可能的省錢,製造出來的火銃經常會炸膛。
哪個士兵,也不願意鳥銃在自己手裏炸膛,不是眼睛被炸瞎了,就是手被炸掉了,這事換誰誰也不幹。
並且鳥銃的威力不大,裝填緩慢,在麵對清軍的時候,最多也就能打一發,還往往拿清軍的重甲沒有辦法。
相對來說,同樣是隻有發射一次的機會,三眼銃至少可以打三顆子彈。
所以經常炸膛的鳥銃慢慢就沒人用了,而皮實好用,操作簡單的三眼銃反而逐漸普及開來。
不管如何,至少杜學紳他們幾個營頭,相對以前要改善了不少。
以前看了三日一超五日一練的,軍隊的素質實在讓人擔心。
現在朱弘棟每頓飯給他們額外提供糧食,讓他們的士兵吃飽,同時借機檢查他們的訓練,要求他們達到相應的訓練強度。
這種情況一天兩天看不出差別,隻要堅持個一個月兩個月,戰鬥力自然會提高很多。
朱弘棟正在想著,就見身邊有幾輛雞公車推過。
雞公車就是獨輪手推車,在沒有拉車牲畜的時候,是一個比較便捷的運貨工具。
見朱弘棟望過來,雞公車那裏跑過來一個人,等那人走進,朱弘龍才發現是劉永受。
“王爺,小人給您請安了!”
劉永受走到近前,跪倒在地給朱弘棟磕了幾個響頭,大聲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