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清軍同樣有大量的紅衣大炮,我們在與清軍對決的時候,必須在射程和威力上壓倒對方才行。”
張天倫聽了王爺的這個要求,不由得皺起眉頭來,因為王爺的第三個和第四個要求,都不是輕易能夠實現的,都需要仔細的研究。
朱弘棟對此早有預料,聽了張天倫的話,倒也沒說什麽,反而安慰他。
“張大匠不必擔心,前期您隻要按照紅衣大炮的形製,先造個一二十門紅衣大炮出來,讓我們在麵對清軍的時候不至於隻能被動挨打。”
“有了基本的自衛武力之後,您可以慢慢改進和研發新式火炮。”
張天倫聽了王爺的這番話,才算稍稍放下心來,就怕王爺不懂火炮製造,直接下個死命令,限期實現目標,那就完蛋了。
好在王爺還算通情達理,前期如果隻是製造紅衣大炮,這並不難,以前都是製造過的,無非重新再來一遍而已。
不過了為了防止王爺不懂火炮製造,反而胡亂下命令,張天倫提前打預防針。
“王爺,想要做紅衣火炮,就得先做泥模,這個泥模至少要陰幹一個月,如果碰上陰雨天氣,往往需要陰幹兩三個月,並且火炮的成品率並不高,因為中間有沙眼、裂縫等問題,鑄造十門火炮,往往隻有一兩門能用的。”
朱弘棟聽了張天倫的話,感覺有些奇怪,因為這跟他印象中前裝火炮的製造情況有些不一樣。
他感覺這中間可能有些偏差,隻是不知道偏差是存在哪裏。
也許明末的技術,參照他印象中所知的前裝火炮製造技術,有些地方還有改善的餘地。
於是朱弘棟便仔細問起了泥模鑄造火炮的大概工藝流程。
聽到王爺垂詢,張天倫不敢隱瞞,立刻仔仔細細地為王爺講解了一遍火炮的鑄造流程。
朱弘棟聽完之後,陷入了沉思,開始將張天倫所講的工藝流程,與他曾經在網絡上看到的火炮相關的技術進行比較,很快他發現一個關鍵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