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壽王和潞王自勤思堂離開後,就分頭回王府去了,壽王幹瘦,這轎子走得也快。倒是這潞王,大白胖子抬起來可費勁了,出來回去這一路得備著十二個轎夫,一會兒一換班的抬著,還好有個轎簾遮著,要是撤去轎簾走在街市上,人們還以為是捆了個年豬抬去殺呢!
今天潞王這一支隊伍一出勤思堂就被人盯上了,一群身著布衣的人不動聲色地分兩邊悄悄跟著潞王的隊伍。潞王的隊伍裏大家要嘛咬著牙抬轎,要嘛換班下來的使勁揉著肩,沒有人注意到身邊人群裏那些冷冷的目光。
當潞王的轎子走到一個路口的轉角處時,隻聽街市上傳來一聲:“殺!”而且不待話聲落地,立刻就從街邊的酒肆樓上放出數支利箭,眼見護衛的家丁紛紛倒地,這時,跟隨著隊伍一路而來的布衣刺客,立刻圍了上來,他們快速從腰裏拔出短刀,殺向轎邊的護衛們,護衛們當然奮力拚殺,怎奈完全不是對手,很快便屍橫當場。轎夫們可沒那麽忠勇,見此情景立馬扔下轎子奪路而逃,轎子裏的潞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就被狠狠地扔了下來,拍在地上一灘肥肉,好在他年歲不大,這灘肥肉短暫觸地後,很快就彈回了一個滾圓。當他剛剛抬起頭,想知道發生了什麽時,轎子便四分五裂而去,麵前一個黑臉大漢也不言語一刀下來,潞王從此就分成了兩個部分。
這潞王剛死徹底,一哨隊伍就圍上來殺到了這批刺客眼前,於是又是一陣廝殺,這些刺客大部份急著到黃泉路上追趕潞王去了,少數幾個也沒跑了,氣息咽咽的被捆了起來押走了。
眨眼的功夫兩場廝殺,讓被迫躲在一邊看熱鬧的人們大驚失色,這台上都散場了,台下卻還不知道是誰殺了誰,倒是有幾個膽大的看清了最後殺出來的那支人馬,應該不是城防營的。從打在旗子上的“馬”字來看,應該是總兵馬枝起手下的兵士,這馬枝起可是拱衛南都在四鎮總兵之一,手下少說也有十五萬人馬,這個黝黑的壯漢,一臉的絡腮胡,因其坐騎是匹花色雜亂的高頭大馬,人稱大花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