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袁紹一直在探聽者曹操的動向,如果曹操陷入和張繡大戰的泥潭,袁紹就進軍許都,如果曹操能火線回援,那就借糧。能不能借到糧食,袁紹並不在意。因為他壓根也沒指望能從曹操這裏借到糧食,而曹操也從沒想過要把糧食借給袁紹。其實雙方心照不宣,互相給個台階,各自先打掃幹淨自己的後院再來決戰。
袁紹由進攻變成了借糧,曹操也給了袁紹一個麵子,以天子的名義封袁紹為大將軍、太尉之職,兼督冀、青、幽、並四州。另外附上密信,讓袁紹放心去征討公孫瓚,許給他一張空頭支票。就這樣,袁紹厲兵秣馬去征討公孫瓚,曹操也準備向呂布下手。
公孫瓚雄踞北方多年,北拒戎狄,南欺弱小,實力很強。公孫瓚最恨的,就是袁紹。畢竟當年袁紹忽悠他,還殺了他弟弟。作為當年討董聯盟的積極分子,公孫瓚別的沒學會,董卓修建郿塢的本事可是學會了,並且把這門技術發揚光大。
公孫瓚修建的老窩叫易京樓,名字就比郿塢大氣的多。易京樓高十丈,內部廣積糧草,外部駐軍,實在是土豪必備神器。袁紹帶兵到了之後,發現這仗簡單了,沒什麽講究,先圍上吧。這一圍,很多公孫瓚的部隊就慌了。紛紛去找公孫瓚要支援。公孫瓚的理論很奇特,誰也不救,原因是怕自己出去救援後,各部分軍隊都不死戰,而是都想著要支援。
一線戰鬥部隊聽說老大這麽講,那就別猶豫了,趕緊投降吧。時間一長,公孫瓚發現點名的時間越來越短。可不唄,人都投降了,留下的越來越少。公孫瓚怕了,趕緊找外援,這位外援就是黑山賊張燕。公孫瓚給張燕寫了一封信,約定裏應外合幹掉袁紹。隻要張燕打過來放火,公孫瓚就帶兵出城迎戰。
計劃的很好,可惜易京周圍都是袁紹的人。因此這麽機密的軍情密碼被袁紹輕易的破譯了。袁紹琢磨放火這事別麻煩人家張燕了,自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