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還是個無名小輩時,喬玄對曹操命世之才的評價給事業剛起步的曹操一個強有力的助推,這甚至比給曹操升官更實用。有橋玄的賞識推薦,曹操的路才越走越寬,終其一生,曹操對喬玄都心存感激。
想混入上流社會,尤其是高級文化俱樂部——士大夫群體,必須有學識名望有知名人物的人事鑒定。於是就積極推薦曹操去見名士隱形人事部長許劭兄弟。
當時最有名的人事鑒定專家是汝南的許邵許子將和他表哥許靖。
汝南的“特產”就是士大夫,這兩位仁兄平常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論當時朝野的官員士大夫,根據個人的品行操守給人家打分,忙得不亦樂乎。這兩位既不是朝廷在編的官員,也沒什麽實權,每天就在家裏玩這種類似今天福布斯排行榜之類的遊戲。
但不可思議的是,大家對這哥倆的評價還相當認同,哥倆每月推出的排行榜在士大夫圈子裏很有市場,大家都買賬。
這兩位仁兄很有娛樂精神特別敬業,品評的題目每個月都不一樣。
這就特別難能可貴了,在那個缺少娛樂的時代,兩位兄弟不辭勞苦總能玩出新花樣,他們的評語非常權威,一些像曹操一樣的剛出來混社會的小青年都希望得到他們的評語,當然必須使正麵的,一旦獲得好評就會身價倍增,知名度飆升。
許邵兄弟實在太出名,影響遍及全中國,每個月一換題目的評論節目已經成為人們的流行話題,在汝南形成了月旦評的風俗。
曹操按喬玄的指點找上門,請許邵給他個好評語。
曹操,紈絝子弟公子哥,在洛陽是出了名的,當然不是什麽好名聲。
始終關注士大夫群體動態的許邵,對這樣的人物曹操當然不陌生,曹操的“大名”他早就知道。
許邵從心裏瞧不起曹操,一是出身,曹操的出身讓他跟一些清高的士大夫始終玩不到一塊;二是言行,曹操的**不羈讓謹守禮教的許邵更為不齒。所以當曹操上門的時候,許邵自然沒有好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