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二位,一個是粗鄙漢子,一個是盜馬賊出身。這倆貨之所以能身居高位,不被軍閥征討,完全是因為手裏有皇帝這張底牌。畢竟他們倆代表了朝廷,代表了皇帝,誰打他倆,就算造反。給他倆麵子,或許能得到“朝廷”的封賞。李傕、郭汜的異軍突起,比董卓更不得人心。皇帝對他們又恨又怕,士大夫階層打心眼裏看不起這倆出身卑微的粗人。比如太尉楊彪(楊修之父),明明是堂堂太尉,出身名門,世代為官。如今在他頭上又出現一個大司馬李傕,讓這位太尉成了虛職,哪說理去。再比如車騎將軍朱儁,當年平黃巾之亂有功的那位。如今成了農業部長大司農,手下軍權被奪,內心當然不服氣。當年董卓對這些世家子弟還很客氣,如今的李傕、郭汜對世家子弟別說客氣,基本上想殺就殺。因此長安的士大夫階層,密謀幹掉李、郭。
楊彪和朱儁商議,李、郭二人好對付,畢竟智力都有限。隻要穩住賈詡不幫助他倆,用反間計使此二人內訌非常簡單。等李、郭二人內鬥的時候,再請外地軍閥入京,幹掉李、郭,那好日子就算來了。
想當初皇甫嵩、朱儁、董卓一起鎮壓黃巾之亂。從業務水平看,皇甫嵩、朱儁都比董卓強的多,但是董卓日後貴為太師,能把持朝政。曾經手握重兵的皇甫嵩、朱儁混的都不如王允有影響力,實在難以理解。這回楊彪和朱儁的密謀,我們最起碼可以看出,朱儁的計謀水平,與殺豬的何進也差不了多少。
上一次朝廷召喚諸侯進京平內亂,就造成了董卓專政,真的還要再來一次麽?王允怎麽除掉的董卓,真的不能參考一下麽?要除掉這二人,最起碼先要和他們搞好關係吧,獲取信任才能進行下一步。但是人家楊彪的計謀很非主流,讓他媳婦去郭汜家串老婆舌頭,把傳閑話發揮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