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戲侃三國

第25章 風口浪尖

接著前文說,王允被袁紹推到了不得不殺董卓的風口浪尖上。但是他本人不想殺董卓,風險太大。司徒大人並不是那麽忠肝義膽,也是個能過一天算一天的主,隻不過有演戲的天賦。要不然當初盧植反對廢立的時候,他就站出來說話了。或者鮑信找他合作的時候,他就欣然答應去殺董卓了。如今朝臣的心氣沒有盧植反對董卓的時候齊,實力沒有鮑信反對董卓的時候大,王允這時候提出殺董卓,完全是被袁紹的書信逼的,而袁紹選擇王允,就是看中了王允位列三公的官位和影響力。為什麽不找別人?因為另外兩公分別是董卓和袁隗,所以王允隻能去頂這個雷。

袁紹這一招夠絕,但是火候還差那麽一丟丟,比如王允的對策,召集群臣一哭,就算完事了,將來就算袁紹帶兵打來,自己就可以交代過去,法不責眾嘛,大家都沒辦法。這個時候曹操顯現出了奸雄本色,要借刀殺人。表麵上看,曹操是借王允的七寶刀殺董卓。而事實上,曹操是借用了王允這把刀去殺董卓,且聽我慢慢道來。

自從曹操從濟南混到洛陽之後,逐漸總結出一個問題。洛陽太複雜,皇帝家族都在這裏,所謂的民心也在這裏,洛陽官場是漢朝最不好混的官場。無論是曹節、張讓、盧植、何進都載到這裏,反倒是地方州牧如董卓之流混的最好。如今董卓進了洛陽,他的末日也就倒計時了。看懂這點的鮑信、袁紹都去外地發展了,還發展的很好。曹操也想走,但是要走的有意義,比如借王允之手殺董卓,再造亂世,自己才有機會成就霸業。

因此曹操借了這把七把刀去殺董卓,過程大家都清楚,曹操拔出刀來,正好被董卓看見,董卓問你幹啥?曹操說獻刀。然後曹操跑路,回到老家積蓄力量。

細分析這個事件,曹操這麽聰明的人,怎麽會到董卓家裏去行刺?行刺了怎麽跑?門外邊的呂布怎麽對付?曹操有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這樣的人會舍生取義去刺殺董卓?肯定不會。曹操這個計劃其實是這樣:先投董卓所好,取得董卓信任。然後借七寶刀去丞相府,僅僅做拔刀狀,等董卓起疑,就自稱獻刀,董卓可以不信,但是看見這把寶刀就信了,殺手用的刀怎麽會鑲嵌七種寶石呢?因此曹操的行為說是獻刀也說得過去。接著有一個細節,董卓把刀給呂布,曹操從衣服上解下刀鞘給呂布。等曹操走後,呂布覺得不對,獻刀哪有刀和鞘分開獻的?有可能是行刺。當大家把情況反映給智囊李儒的時候,李儒沒有目睹過程,因此說再去找曹操,敢來就是獻刀,不敢來就是行刺。曹操當然不會回來,就是借這個機會跑路,離開洛陽,行刺的大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