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了解完曹操的青少年時代,就不得不提這位冤家劉備的青少年時代。劉備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後,是個沒落的皇族。漢武帝時代推行推恩令,導致劉姓諸王的地盤一代比一代小,爵位一代比一代低。中山靖王還是個親王,往下幾個兒子把封地一分,人人底盤都不大,所以都當不了王,變成了亭侯。亭侯不是公、侯、伯、子、男裏麵那個侯爵,而是漢朝二十級爵位中最低級的一個。親王的兒子就由第一級降到了第二十級,再往下傳十六代就是劉備。可想而知這些皇族子孫們的待遇那是一代不如一代,劉備的爺爺劉雄就沒了爵位,他爸爸劉弘連官都不是,混了個吏。再到劉備這一代,吏也沒混上,混成了一個賣草製品的小商販。好在漢朝沒有城管,劉備總算有碗飯吃。黃巾起義不僅給了曹操一個寬廣的舞台,也給了劉備一個登上政治舞台的契機。下一節,咱來聊聊黃巾起義給曹操、劉備兩個人劃定的不同人生軌跡。
其實是一樣的人
劉備和曹操其實是一類人,隻不過被家庭條件這個硬指標生生分到兩條道路上。少年時代的曹操喜歡打獵和音樂,標準的紈絝子弟。而劉備也沒什麽更高雅的愛好,除了曹操的那兩大愛好之外,劉備還喜歡漂亮衣服,就像現在的孩子愛穿“名牌”一樣。
倆人愛好雖然相同,但是家庭條件過於懸殊。曹操家裏有錢,有這最多算揮霍。劉備生長在單親家庭,有這愛好就顯得荒唐。不過劉備如果有錢,那肯定和上流社會的孩子一樣會花錢,絕不是土豪
麵對黃巾起義這樣的契機,有背景的曹操馬上就升為騎都尉奔赴戰場建功立業。而劉備沒有背景,隻能去報名參軍。這一年,劉備二十八歲。這是個讓人傷感的歲數,因為漢朝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二十五歲,雖然說是嬰兒早夭拉低了這個平均值,但是二十八歲在那個時代絕對不算年輕,難道劉備要在二十八歲從一個地方武裝的士卒開始自己的政治生涯?換誰是劉備,都會無比傷感的麵對這招兵榜文長歎一聲。去吧,二十八歲在一個沒有正式番號的部隊裏當小卒,前途未卜;不去吧,又怕失去一個逆襲命運的機會。看來劉備品味雞肋的感覺,比在漢中戰場上的曹操早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