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幕僚們的奇思妙想,李恪十分滿意。
盡管他們的想法還有許多漏洞,但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他們的想法已經相當超前了。
所以李恪並不指望他們能夠提出更好的想法。
將這些想法一一記下後,李恪開口道:
“各位的想法,孤都覺得不錯,看來錢掌櫃果然給孤招攬到了一群不錯的能人異士啊!”
“說起來,孤最近也有一個想法,今天趁這個機會,正好也和大夥商量商量。”
“嗯…孤的這個方案叫做,保險業。”
……
十天之後,經過小半年的耽擱,巴蜀銀行成功開業。
與此同時,四地銀行所構建的金融係統,也在幾乎同一時間,傳出了一條廣告——蜀王李恪打算,建立一個名為養老保險的新錢莊業務。
按照錢莊的介紹,隻要年輕時定期購買養老保險的人,老了以後,就能定期獲得養老保險提供的生活費,以避免老無所依的情況。
為了激勵人們購買養老保險,蜀王李恪規定,隻要向錢莊申請貸款的人邀請一人簽訂購買養老保險的協議,那麽他就能減去一個月的貸款利息。
邀請的人越多,減的越多!
麵對這種刺激政策,從士族到鄉間農民,大多數人自然是嗤之以鼻。
畢竟他們沒有貸款,也不需要養老保險來進行養老。
但這一政策卻精準地吸引了那些從錢莊拿到貸款的人。
本來嘛!
李恪所擔心的通貨膨脹,本來就是因為有部分人從錢莊拿到了一部分超發的鈔票。
而這些人通過投資和雇傭的方式,讓一部分比他們更下層的老百姓獲得了這些超發貨幣。
因此,當貸款人被養老保險的邀請激勵吸引,他們第一時間能夠邀請去購買養老保險的,自然就是那些被自己雇傭,並拿著超發貨幣當做工資的底層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