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權臣當國

第三十一章 同族

三十餘人,規規矩矩,笨拙地執筆畫了個不怎麽圓的圈,就著印泥摁了個大紅手印,臉上綻放出憧憬的笑意。

嗯,日子好轉了,以後家裏的農活,有婆娘(漢子)撐著,地可以少種一點,保證家裏的口糧就好。

紙坊做事,就算一天十五文的工錢,一個月也有四百五十文,一年也有五千四百錢!

要知道,大康百姓,一家子一年下來,平均收入就五十四石粟、加四匹綿、加八百文錢,按當前價格折算合三千七百六十文。

【數據取自張安福2006年《唐代農民家庭經濟研究》】

當然,上述計算都是未繳納租庸調之前的最理想狀態,比如作坊會歇息幾天,比如說穀物價格不會永遠那麽畸低,都會影響到收入的變遷。

但是,一邊是個人收入,一邊是家庭收入,這一對比,差距瞬間變大了。

並且房艾承諾,明年會視技術含量,細分匠師、匠人、夥計,有待遇差,但夥計的工錢不會低於二十文,開工期間紙坊管飯。

紙坊養的細腰犬,靡費全部由紙坊承擔。

不少人心知肚明,匠師、匠人啥的肯定混不上,可二十文的工錢,讓人眼熱啊!

大康的莊戶,鄉土情結濃厚,讓他們進不遠的長安城做工,都割舍不下家裏的田地。

可眼下做工,就在家門口,還有啥猶豫的?

不知不覺間,紙坊門口圍了許多房家莊的莊戶。

有羨慕的、有泛酸的、有討論能不能加入紙坊的,也有暗戳戳表示丁乙當初選人隻挑與自己關係近的,亂哄哄一片。

丁乙看了一眼房艾,沒說話。

別的好說,隻挑親近的人,這一條,丁乙是絕對被說中了。

如果房艾非要拿這一條說事,丁乙隻有麻溜地從管事的位置上滾下來。

房艾輕咳一聲,場麵瞬間安靜下來。

“紙坊就在房家莊,你們急個什麽?買賣做大了,肯定得擴張,再招夥計時,當然會優先選擇本莊的人,人品卻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