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戰場不在突厥,在宮內!
這句話的意思,淺顯又直白。
再加上之前江澄給自己的批命。
李治的心口怦怦直跳,麵色發白,雙手顫抖:“小江先生,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麽?”
江澄神態平靜,仿佛自己隻是說了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我曾在明德門附近,拜讀過九皇子的佳作。”
“觀其字,九皇子秉性善良,是難得的寬厚仁愛之輩。”
“然其於政事上,少了一些敏銳,不如吳王;在識人方麵,遠遜於太子。”
江澄一席話,說的李治心中既不安,又好奇。
聽到最後,卻是五體投地。
因為江澄說的話,和太傅曾經對自己說的,一模一樣!
江澄話鋒一轉:“九皇子胸中有丘壑,心中有百姓。隻要初心不變,不管是在戰場、還是在宮內,都能為邊陲百姓謀一方和平!”
是啊!
隻要心中有民生,何必非要跟著去戰場才能一展雄心!
李治頓覺當頭棒喝,醍醐灌頂。
他看著眼前孱弱的江澄,許久沒有說話。
清風緩緩從二人之間穿過,帶來梔子花獨有的清香。
李治昨夜思考了一夜的頭腦,慢慢放鬆下來。
腦海中靈光一閃,他看向江澄:“小江先生,您覺得皇子們可以做什麽,幫助當今聖上,排憂解難?”
這是李治心中一直深藏的疑問,差不多也是太宗所有兒子的疑問。
除了已經被立為太子的李承乾,每日被太子太傅耳提麵命,學習-帝王之術外。
其餘皇子隻要研讀詩書,學好騎射。
等到了年紀,就前往封地開府、成婚。
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他們的這一輩子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了。
若是想在朝政上嶄露頭角,似乎沒有什麽可能。
論經濟。
唐朝建朝之初,國庫空空。
為了緩解朝廷發不出官員們俸祿的窘迫局麵,太宗靈機一動,在各地的政府衙門設置了“捉錢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