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卻給她這樣的回報
高考後網上很快就出了標準答案,芷卉對過一遍,感覺發揮正常,數學可能比平時稍好一點,兩道立體幾何大題都沒出錯,壓軸題沒有全對,不確定能拿到多少步驟分。
之後的兩個禮拜,除了跟閨密們約著去逛了趟商場,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家裏吃吃喝喝。
校長推薦的保送名額最後給了李悅,不過她倒是心態良好,沒芷卉那些心理負擔。在甜品店一起喝冷飲時,時唯問:“最後報了什麽專業?”
“肯定是新聞呀。”鍍金當然要鍍24K的。
時唯咬著吸管想了想,轉而問芷卉:“對你有影響嗎?她們被保送占不占招生計劃?”
“應該不會,我們招生指南上專指高考統招的計劃人數吧。”芷卉看了眼李悅,猜想其實這也正是她坦然之處,雖然的確走了捷徑,但沒有擠占別人的道路。
“你估分夠嗎?”時唯關心芷卉。
“感覺夠了,我估分怎麽也得有550分吧。”芷卉說。(注:上海市高考總分滿分630分,其中文綜滿分30分。)
“哦?考得可以嘛。”
沒想到出分當晚,芷卉被電話中女聲報出的第一個數字嚇蒙了。
語文102分。
她甚至無力舉筆往麵前的稿紙上記下這個數字,整個高中階段,她的語文分數從來沒下過120分。
媽媽注意到她反常的神色,緊張地站在旁邊催問:“怎麽了?”
後續的分數雖然過了耳,但她通通沒聽清,直到最後聽見總分543分,才緩過來一點。
掛斷電話,父母都不敢發出聲音。
她說了“總分543分”讓父母先安心,拿起聽筒重播一遍。
語文102分,數學138分,英語150分,曆史126分,文綜27分,總分543分。成績不算差,去年複旦新聞專業錄取分數線是537分。
但語文102分是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