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馳很幸運,短短大半年時間,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終於趕在國慶節前,準備完成了所有IPO需要的資料。下一步就是向交易所正式申請受理注冊文件。
可惜,雲馳也很不幸。就在向交易所提交材料的前一周,一則新聞爆了出來。
另一個早期衝擊上市的芯片公司被終止IPO,上市計劃正式宣告失敗。
這家公司的知名度比雲馳還高,是另一細分領域的翹楚。
臨門一腳,卻突然撤回了申請。原因公司沒有公布,不過市場上已經迅速地出現了諸多揣測。
一個業內大咖在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文章,做了尖銳不客氣的點評,被廣泛的轉發到了各家媒體上。
一說是國內產業火熱、同行上市成潮的背景,導致有一些企業想“渾水摸魚”,純粹淪為資本玩家,是為動機不純。而監管機構早些時候明確表態,絕不允許“帶病闖關”,加大了現場抽查的範圍和力度。
另一說是該公司技術實力不過關,買進賣出的貿易業務占比過大。受漲價潮拖累,利潤縮水嚴重,沒上市即可預見業績的巨幅跳水。
不管是什麽原因,監管機構明確發文,要求同類企業盡快比照,自查自糾。
券商的保薦團隊戰戰兢兢,生怕撞在槍口上,資料還沒蓋章前,緊急叫停了雲馳的項目。
自查至少為期一兩個月,還要看券商和其他中介機構最終認定的結果。廖馳急得一夜之間嘴上長了好幾個燎泡,趕緊和小穗進城,找券商商量應對之策。
再有辦法的券商老大,也搞不定這樣的“不可抗力”。在政策的邊緣大著膽子橫跳,那要把他們的前途和錢途全賠進去了,他們沒必要在這個檔口以身犯險。
“廖總,審核趨嚴,這事你們不緩也得緩。如果現在提交注冊,下一步被重點問詢,結果比現在還要嚴重,甚至搞得大家都收不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