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西教授餘光將自己帶的幾個博士生的表情盡收眼底。
年輕人傲氣很正常, 他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但過度的自傲變成自負就不好了,也該讓他們出來見見世麵。
國家植物園固然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植物園,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但並不意味著不會被超越。
或許是花間集, 或許是其它植物園, 又或者是國外的研究所, 若一直沉溺於當前的成績,以後還有什麽進步可言?
時刻保持著學習的心態, 才是每一位科研人員應有的態度。
葉華西仔細觀察著眼前巨大的捕蟲籠,從葉子垂落的籠蔓、寬胖的籠身、到色彩鮮豔的唇以及上方碩大的籠蓋,任何一個部位都表明它是成熟狀態的捕蟲籠,並且為自然發育而成,並未經過人工催熟。
能長到如此驚人的尺寸實屬罕見。
首先, 其本身便要具有的優質基因與生長潛力,其次,外界環境和培育手段也很重要。
葉華西側頭看向葉晗兩人:“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來植物園多久了?”
葉晗:“半年左右,去年11月份辦好手續引入的。”
才半年?!
幾名研究員又是一驚,看著眼前茂盛到將樹木枝幹都盤繞起來的馬來王豬籠草, 心神俱震。
才半年就長到如此巨大,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當初國家植物園的幾株,移栽後元氣大傷加上水土不服,在他們整個科研團隊的照料下, 足有大半年才恢複過來。
然而眼前這兩株, 哪有一點移栽後的不適, 比原產地的植株長得都要高大!
還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究竟如何做到的??
即使在這些天才的知識儲備之中, 眼前的情況也超出了認知。
葉華西教授同樣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即沉吟:“近些年來,國外基地的培育技術發展得很快。
我在一個科學雜誌上看到過相關文章:XX基地早就培育出捕蟲籠高達36-38公分的優質種,並作為母本分株繁殖,隻是當時的技術還不成熟,並未引起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