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下旬開始, 遷徙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甚至沿西伯利亞的海岸線長途跋涉而來,經過連續多日的奔波,饑腸轆轆,疲憊不堪, 亟需補充能量。
它們終於來到氣候溫暖的南方, 需要找個合適的棲息地越冬。
往年, 大批遷徙的候鳥通常會前往幾十公裏外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然而今年,一批候鳥在飛行的途中發現了大片的水域。
從麵積廣闊的人工湖、到有大量天鵝聚集的天鵝湖、再到水杉林, 一部分鳥兒被這裏良好的生態和豐富的食物所吸引,最終選擇降落在湖中心的島嶼上。
湖心島四麵被湖水環繞,形成封閉的環境,無人打擾。
島上植被密集,水杉、池杉、落羽杉、針葉樹等高大的喬木林立, 各種叢生灌木、蕨類植物和苔蘚等充斥了整座島嶼,林冠寬闊、草木茂盛,構成一副原生態的景象。
大片的蘆葦叢分布在周圍,隱蔽性極佳,是遊禽最喜歡的場所;湖水幹淨澄澈, 環境天然。
最重要的是水草茂密、魚蝦肥美,有非常充足的食物供它們越冬。
如同植物開花需要積蓄大量營養,這些候鳥在寒冷的冬天也需要充分的補給,以便來年跨越萬水千山飛回繁衍地, 產下健康的寶寶。
就此而言, 這片水上森林對於它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也是湖心島聚集了如此多的鳥類的原因。
據曹主任粗略觀察, 至少有四五百隻鳥類在島嶼和湖麵的蘆葦叢中聚集。
為了不打擾它們, 兩艘竹筏在湖的外圍慢慢劃動, 幾人用望遠鏡查看。
曹主任觀測著空中成群的候鳥:“是紅嘴鷗和鴻雁,應該剛飛來不久,正在熟悉周圍的環境。”
葉晗也拿起望遠鏡,將視線對準了上空。
紅嘴鷗的體型看著和鴿子差不多,長得也很像,背部淺灰色,喙和腳為鮮紅色,又被成為‘水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