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繼承一座植物園後

第124章 高山杜鵑

在去往K市的路上, 葉晗正在搜高山杜鵑的資料。

高山杜鵑可能一部分愛花之人聽過,但在國內了解的人很少,而且價格昂貴,被譽為“花園裏的貴族, 花卉中的西施”。

它和獨蒜蘭一樣, 雖然原產於我國, 可惜欣賞的人不多, 最後是歐洲將其發揚光大。

自從19世紀引入杜鵑花,歐洲國家在一百多年的時間內已經雜交出近萬個園藝品種, 無論在品種數量、還是栽培技術方麵都遠超我國,甚至有‘無杜鵑不成園’的說法。

如今,歐洲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性的杜鵑花育種和生產基地,各大品種銷往世界各地,每年帶來數十億歐元的產值。

而國內在這方麵就落後許多。

葉晗想了一下, 不僅W市、似乎整個J省都沒有植物園或景區引入高山杜鵑,多是一些普通品種。

一來,杜鵑園不是每個植物園都會設立的專項園區;二來,高山杜鵑作為高山植物,對於環境要求高, 價格昂貴且不易成活。

最重要的是,大眾對於高山杜鵑的喜愛度和認知度還不夠,圈子比較小眾。

遊客會專門去看夏日的荷花滿池、欣賞雍容華貴的牡丹、前往薰衣草花海拍照打卡,但很少聽說有人會專門去看高山杜鵑。

在網絡上的分享也少之又少。

葉晗在社交平台搜了一下關鍵詞, 出來的視頻大多是隨手拍攝。

比如去高原旅遊的時候, 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鵑;或是在花展上見到了少見的品種, 拍成小段錄像上傳;除此之外, 就是一些園藝公司所作的推廣視頻。

最高點讚數不過兩萬, 專門的介紹更是寥寥無幾,點讚量幾百上千,屬於沒什麽人看的那種。

葉晗關上手機,覺得花間集確實該引入這類花卉。

不說別的,隻希望大眾能夠更好的認識它們,欣賞到高山杜鵑獨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