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學的時候,我讀過一個故事。
說古羅馬時代有一位戰士,他是戰爭英雄,在家鄉很有名望,村民都崇拜他,愛戴他。
戰士生活富裕,備受尊崇,性格逐漸傲慢了起來。有一天,他因口角惹怒了一群盜賊,結果盜賊們洗劫了村子。村民們的家被燒了,糧食被搶了,妻子被侮辱了,悲痛的村民把一切罪責推到了戰士身上。
村民甲說:“是他招來了禍患!都是他的錯!”
村民乙說:“你們知道嗎?他倒賣過糧食,根本就不是好人。”
村民丙說:“豈止,他還看不起大家,總是趾高氣揚,對村民們呼呼喝喝。他的妻子和孩子更加傲慢,欺負過很多人。”
村民丁說:“他應該道歉,向全村人贖罪!”
村民甲說:“沒錯!叫上大夥,我們去他家討個公道!”
憤怒的村民們擎著火把,團團圍住了戰士的家,不知是誰先高喊了一聲‘滾出來!向大家道歉!’。之後所有的村民都開始高呼‘滾出來!滾出來道歉!’。
可戰士一家不肯認錯,更不肯道歉,洗劫村子的是盜賊,關他們什麽事呢?不管有沒有招惹盜賊,盜賊都是要洗劫村子的啊。而且認錯了不就代表要贖罪嗎?他們沒有錯,憑什麽要贖罪?
戰士傲慢的態度更是激怒了村民,一個失去理智的村民撿起石頭扔向他們:“都是你的錯,我的房子沒了,糧食也沒了,你卻連認錯都不肯!還我的房子!還我的糧食!”
打向戰士的石頭像一聲衝鋒號,許多村民也都撿起了石頭。最後,戰士被砸倒了,他的妻子也頭破血流。此時村民們猶豫了,他們雖然來討公道,但並沒打算傷害任何人,他們隻想聽一句道歉而已。
可下一刻,有人衝到戰士身邊搶了金戒指和金項鏈,村民們的腦海裏就隻剩下了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