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店審美品味專一, 也有固定的消費群體。
鍾意的首飾風格更隨意一點,每一期新品的材質和理念都不盡相同。
有些首飾會選擇高級珠寶的質感,也會使用時尚珠寶的先鋒感。
小小的一張展示桌似乎不夠放下她的心思。
買手店的收入尚可。
雖然遠比不上當演員的收入, 但那些她自己親手做出的首飾被人買走,也算是對她的一種認可。
至少不是靠臉吃飯的花瓶。
也許可以有個更寬敞的地方。
更專業的首飾買手店, 或者一個自己的品牌小店。
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忙碌之餘,鍾意也嚐試著做點品牌策劃的工作。
開通了品牌官方賬號, 自己寫文案、陳設拍攝,把新作品發布在社交網絡上。
隻是她自己精力有限,很多想法無法即刻實現,隻得一點點積累。
但這個默默無聞的個人品牌,第一次出現在更多人麵前。
是因為藍鬱。
他在微博曬出了新的營業照。
很明顯的是新耳洞——戴上了一對配色鮮明的金屬琺琅耳釘。
隨後還有出街的黑珍珠項鏈。
節目裏出鏡的顏色濃鬱的寶石戒指。
造型誇張的環形手鐲。
造型分析裏, 好些次都出現了“YI”這個品牌名。
他自己也拍過vlog, 說是很喜歡的設計師品牌。
這一波宣傳,直接導致鍾意經營的那個品牌賬號瀏覽量和關注度飆升。
買手店那邊也突然有顧客專為買她的首飾而來。
鍾意後知後覺刷到藍鬱那些照片。
他戴的那些首飾,其實大部分都是她放在買手店出售的。
她並不知道被他買走了。
“你還打了耳洞?”
“我讓化妝師弄的。沒有耳洞, 怎麽配這麽漂亮的耳釘呢。”
“其實本來想把所有東西都買走, 但仔細一想,那樣豈不是完全抹殺了你的設計, 所以我隻挑了最適合我的幾樣,把其他的留給同樣欣賞它們的人。”藍鬱在電話裏笑, “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位完全欣賞設計師作品的普通顧客,希望你不要介意我的自作主張。”